牵连犯的本质特征,不能仅指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的含义,而应该指主客观二者的综合。客观上,数行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即方法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与结果 基本原则的要求。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罪责相适应等基本原则。此外,主客观相统一也是刑法理论界公认的基本原则。刑法中没有一个条文规定犯罪是仅指客观危害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88.html -
了解详情
6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同志对于定罪往往比较重视,将其作为检验刑事审判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对罪刑相适应则仅仅看作多判几年与少判几年的问题, -24条等均有此规定。我国1979年刑法第33稿关于量刑原则的条文中,在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危害程度之后,还有参照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97.html -
了解详情
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人类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建立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也要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规格的不同,逐渐确定风格、度量、标准、品质的含义,直至今天的规格、格式等含义。 物格,即物之格,即物的资格、规格或者标准。法律物格,则是指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13.html -
了解详情
》及符合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地位而属必要的变更、适应、限制及例外的情况下,予以解释。(2)在不损害第(1)款的一般性原则下,在任何条例中─(a) 的罪行,或根据、凭借法例对犯者可处超过12个月监禁的罪行,亦指犯任何这类罪行的企图;(由1971年第30号第2条增补)“可循简易程序审讯”( ...
//www.110.com/fagui/law_355577.html -
了解详情
逆为谋反、叛为谋叛。从而奠定了唐律十恶②的基础。《唐律疏议》中分别解释了谋反和谋叛的含义:谋反,谓谋危社稷。即谋划反对皇权和推翻封建政权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8](p92)法律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概念,指的是法律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包括制度变迁、精神转换、体系重构等在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2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确凿充分;必须要严格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必须要达到罪行极其严重,要与犯罪分子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于死刑的适用,马克昌教授进一步提出,对死刑 为受贿罪。对于性贿赂,马克昌教授认为不宜作为受贿罪定罪量刑。受贿罪客观方面索取行为的含义,马克昌教授指出,既包括索要,也包括勒索。此外,马克昌教授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21.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我们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上,都还存在着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发展进步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痛下决心,进行有力度的改革。 。从逻辑关系上讲,规范化包括了法制化。但一般来讲,法律是比较原则的东西,规范是比较具体的东西。法律规范本身包括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对法律所作的各种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32.html -
了解详情
的羁押期限要与被逮捕者涉嫌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相适应。逮捕正当性的三个要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丧其正当性。 进一步予以明确。对于刑罚要件,基于逮捕例外原则及比例原则的要求,应当适当提高适用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期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罪行轻重的不同,对是否羁押,是必须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居中裁判性质。社会心理规律表明,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与其自身角色相适应的不同心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原告和辩护人都集中在一 力、一事不再理(ne bis in idem)原则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含义。此原则的意义首先在于有利于维护判决的严肃性和法律的权威性,其次也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9.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因为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强调的是刑罚的轻重,要与客观的罪行和主观的责任相适应。假如说有二起伤亡结果完全相同的 ,都是逃避法律追究。 4、行为人有逃逸行为。 逃逸的含义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逃逸一词的解释是逃跑的意思,但是否所有逃跑都是逃逸呢?必须具体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