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亟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实行。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中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对于健全机关干部人事管理 、罗马尼亚、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泰国、日本、印度、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都确立了此种制度。联合国社会发展和人道主义事务中心预防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34.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 1997年版,第 152页。 ⑧ 详见汤能松等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律教育发展史略》,第 2923l0页。 ⑨引 自霍宪丹著:《不解之缘 一 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的从业资格,有利于实现三者从业资格的统一。但 由于我国法律教育的五花八门,以致具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者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司法考试参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32.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来源://blog.sina.com.cn/s/blog_4a4f92c9010008jd.html访问日期2009年2月20日 7. 《中国法律思想史》,资料来源//bbs.yuloo.com/archiver/tid-631789.html,访问日期2009年2月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62.html -
了解详情
焦点。笔者认为遵循先例是法治的普遍要求,因而建立某种形式的判例制度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证明了,法官造法是解决民事成文法滞后性的一种有效 适应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虽然政局动荡,但是这一时期民事法律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司法档案材料中发现,清末以来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24.html -
了解详情
近代民法法典化迄自清末延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国法律传统的历史选择;大陆法系法典化浪潮的影响;急功近利式法典化的必然结果。 民法 以及由此派生的律学思维模式、法定刑主义与大陆法系注重从法典条文演绎法律旨意的思维模式也比较接近。最后,中华法系长期流行司法擅断主义的纠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47.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和原则,尤其是关于个人权利的规定。但是,与其形式主义原来的精神不同,中国法律对这些权利构造的理解不是像形式主义那样要求把其抽象于事实情况之上, 和延续传统的(今日称之为)和谐社会理念。 此外是传统仁政中的照顾弱者的法律理念。现代革命党则更进一步,打出社会主义以及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观。当然,正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34.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所谓情理,简单说来就是常识性的正义衡平感觉。 1](P13)与之相对,国家的法律或许可以比喻为是情理的大海上时而可见的飘浮的冰山。 2](P36)滋贺秀三的 ,页131。7] 这一点早以被中外学者所认同,相关研究参见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页2-5;另外,美国学者威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0.html -
了解详情
-8页。 [8] 程宗璋.关于民法与现代化的思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 (1). [9] 黄文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 20. [10] 苏力教授浙大对话实录〔EB〕. http: //Lawthinker. com/detai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1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文化的扬弃,但从古代及近现代中国法律来看,法治从来不是中国社会的传统。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辟了道路,但1957年以后一段时间内左 ,公检法机关被彻底砸烂,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无政府主义到处泛滥,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了全面摧残。虽然造成十年动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法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67.html -
了解详情
恢复数年后,学界开始研究行政法,呼吁加强行政立法、严格行政执法,并探讨在中国建立行政诉讼制度。[6]当时行政法学研究的基础几乎一穷二白。除了几本苏维埃行政法的 再次立法,开始一个新的过程。对立法的聚焦显示了行政法学界一个普遍的预设: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必须见诸立法的进步。一个学术主张本是为立法而提出,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