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程序制度的启示,开始推出了“分步到庭”的审前改革措施,即在立案到庭审中间,插进一个对双方证据及争议的焦点进行整理的准备阶段,以保证庭审功能的充分发挥 公正、有效进行和促进纠纷的解决。庭审是法官、当事人和有关诉讼参加人会聚一堂,在公众的监督下,贯彻直接原则和言辞原则的重要诉讼阶段。法官在当事人的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0.html -
了解详情
若以付出收益之对比衡量的话,可以说,这些法官和书记员的收入非常高。 五、立案 由于大多数农民都不懂法,加之农村地区鲜有可以进行法律咨询的法律服务机构;仅有的 原被告不论有多少不愿意都认认真真地交了,这也符合人之一般心理:权力在法官这里,民众对权力、尤其没有监督的权力往往存在一种惧怕感! (三)问题探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76.html -
了解详情
了极大的改善,加上一些乡镇的撤并,行政区域已发生了变化,但人民法庭的设置则还是原封不动的,已有相当多的人民法庭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甚至有些法庭还给 为民。人民法庭应当加强便民设施建设,设置公示栏、宣传栏,以便于公众查询和监督。对各类案件的收费标准、当事人的诉讼权与义务、举证需知、风险提示及审理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0.html -
了解详情
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监事会,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地区亦不例外。监事会有对侵害公司的行为进行监督并提起诉讼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地区,股东在提起代表 年4月21日电话告知邵先生,起诉三九医药董事长赵新先一案经请示不予立案。该案承办法官表示,因为原告是代表上市公司,即代表全体股东起诉赵新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8.html -
了解详情
取决于执行官的裁量运作)。现在我们在执行中,申请人的立案进入执行程序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完事”了,接下来是执行庭的事,其实这本身就是种认识误区。任何一个国家为民事 个中环节形之成据,不但可作为执行程序推进的依据,也是加强执行监督的必要。执行官对当事人的举证无论认同与否,必将因证据制度的完善载之于卷,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9.html -
了解详情
到了最为要害的部位,因此至少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但深人地分析,这些涉及执行体制方面的改革,还是具有天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由执行局行使执行裁判权, 司法解释都有违宪之嫌,因为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一切执法活动都享有监督权,执行行为自然也不能例外。谁能否认在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62.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第二章追究范围列举的情形,不论该事实行是在诉讼、执行活动中被发现,还是在结束后被发现,受侵害的权益人有 复议程序来解决,生效后,也应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申请再审或申诉。 基层人民法院对妨碍民事、行政诉讼所采取的强制措施,相对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1.html -
了解详情
协调不但违背了自愿调解的原则,也背离了行政诉讼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目的,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如处罚决定定性错误的,本不 其诉讼风险和成本,让其衡量利益得失,劝导当事人尽量自行协商解决,慎重选择诉讼。立案后开庭之前,根据原被告的诉辩理由及提供的证据,组织证据交换,发现案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强制侦查行为实行司法审查已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不论是英美法国家还是大陆法国家,都遵循着自身的司法逻辑演绎、发展出了相似的司法审查机制。 侦查监督离不开检察机关的作用,但是加强检察机关对侦查的监督应通过“检警一体化”即通过赋予检察机关立案控制权和侦查指挥权来实现,而不宜将强制侦查行为的审查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性举措,例如加强法院的内部监督和伦理纪律、制定严格的错案责任追究规定、实行立案与审判的分离、加强审判人员回避和忌避、 独立还是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的。 “舆论监督”不仅符合民主精神,也是防止司法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自从1998年7月11日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北京第一中级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