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其中某些诉讼制度的建构并不完全符合甚至直接悖离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平等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 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有人民法院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1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或者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5.html -
了解详情
1977年改革以前的民事诉讼法,州法院合议庭可以根据需要指定独任法官对案件进行准备性的审理,而且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独任法官可以审理关于财产上的 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已经在扩大,基层法院主要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另一方面,简易程序适用上的多样化。我国的简易程序立法基本上属于德国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程序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作出公正的决定的可能性。程序正义的原则以及关于公平的法律程序的信念和这个组织在任何实际的决定中实现实质性正义的可能性上 先后修改公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沿用了上述规定。1982年和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将两审终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来规定,并根据组织法的规定对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6.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权利主体的这种自主性为法律所保护,任何非权利主体都不得侵犯和干涉。”②民事诉讼程序实际上就是对当事人民事权利的保障程序,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本身就应当是 都规定了法院独立审判,为保障公正审判提供一定的法律基础,但关于法院独立审判的法律规定很不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7.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起诉状中的诉讼请求相呼应,直观地反映出裁判内容是否符合《德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禁止法官在当事人请求范围外进行裁判的请求[16]的要求。日本和我国 自身审判权[28]的审查过程。既然法官的审判权与当事人的诉权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那么裁判文书在反映法官使用审判权推动诉讼过程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6.html -
了解详情
、被淡化。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规定》出台后,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中关于执行问题的规定基本上不再被引用,出于与破产制度协调的考虑, 把握,尤其《执行规定》的“执行完毕前”更是含义不明,难以界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申请参与分配终期时间的规定属于概括式。如何准确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清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8.html -
了解详情
分权行为能够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因此,法定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也同样符合民事诉讼主体的法律特征。笔者认为,法定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都应当属于诉讼当事人的主体 三人。针对这些情况,199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在经济工作中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若干规定》第9条、第10条、第11条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0.html -
了解详情
了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证据,至于何种情形构成“确有错误”,还是要参考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的规定。而且,司法实践中,也只能照此标准执行,因为 ,民事再审事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定:第一,程序方面事由。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事由规定的一个缺陷是忽视了程序正义的独立性。作为一种基本的程序规定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9.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确有错误’或‘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等文字”的要求。4、关于民事再审裁定书中存在遗漏适用法律条文的问题。根据《纪要》的通知中附(三 对本案的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再审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裁定如下:……”。这样表述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html -
了解详情
上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还是指业务庭?包括立案庭、审判监督庭?还是审判委员会﹖所有这些问题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均缺乏应有的依据,并容易在审判实践中造成混乱。虽然《 认为,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界定,应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4条“《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