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陆法系的狭义证人概念。大陆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中一般都将证人表述为,除当事人以外的,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的第三人[1]。在立法 法庭上出现。考虑到台湾地区并不用陪审团,而且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在台湾刑事诉讼种引入恐怕还有待考证。当然作为一项基本法律,其固不能朝令夕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8.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倒置的举证责任;检察官应尽快披露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 (二)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的建立 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是对立的,双方的诉讼 被害人参与调查和诉讼。在国际刑事法院审理的第一起案件卢班加案中,国际刑事法院接受了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参与诉讼的申请,开创了国际刑事诉讼中受害人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9.html -
了解详情
罪判决,民事赔偿也因此没有履行的希望。由于控方在双方和解过程中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加害人的行为造成了伤害后果,所以,司法机关更愿意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并 -154。例如,在我国某些地区,地方法院依法试行庭外和解制度,允许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以法官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2.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控诉机关排除这类证据,有很大难度。这种情况下,法院在排除体制中不能不充当关键性的角色。然而,在目前的体制中,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 起诉的决定。 【作者简介】 龙宗智,四川大学,教授。 【注释】 [30]如《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6条:对物证、书证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一)物证、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21.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控辩双方提不出对证人证言的异议,那么法院就会将证人证言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由于证人不出庭作证,控辩双方丧失了通过法庭质证质疑双方证据真实性 制诉讼方式引进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控诉风险也由此而增加。我认为,刑事辩护率的下降,是对抗制诉讼方式植入中国刑事诉讼机制后暂时的负效应,随着中国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3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真实论者在承认了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反映了不同证据制度关于刑事案件证明的共同规律之后,又认为但是就证据的质和量而言,以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的 规范性难以把握,吸收其合理内核,并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事实的矛盾法则,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可概括为排他性。[47]客观真实论者也认为,排除合理怀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24.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受害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刻不容缓。针对众多受害当事人法制观念淡薄,证据意识不强的弱点,有必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人们特别 的私人侦探可能存在的上述违法之嫌,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刑事诉讼领域。特别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如果私人侦探的取证行为不当,确实有侵犯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859.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感知的案件 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执法机关所作的陈述,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在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被 整个法律诉讼就会钱不值。建立一套完整的证人保护机 制,必须从事前到事后整个诉讼过程入手。第一、建立事前保护机制,使证人敢于出庭作证。根据我国国情,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75.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旨在防止政府官员为取证而违反法律正当程序,侵犯刑事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在英国1779年的诉桑案件中,强调了 不得被迫成为不利于己的证人?①。并 排除规则的意义有以下方面。 (1)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社会主义法治在刑事诉讼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充分保障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8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我国刑事庭审中法官享有调查取证权。就我国刑事诉讼而言,法官的调查取证权是指在刑事庭审过程中,法官对证据有疑问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地、单独地运用勘验、 :(1)刑事庭审法官的调查取证权发生在刑事庭审阶段,而不是刑事诉讼的其他阶段;(2)有权进行调查取证的法官是对案件进行审判的法官,而不是其他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