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脚根。当然,赋予被害人向被告人行使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法律无法确定统一的赔偿标准。这种赔偿既是对被告人的惩罚也是对被害人的补偿。具体赔偿额可以根据犯罪 或其法定代理人决定。七、关于刑事被害人对公诉案件的直接起诉权为防止检察机关滥用不起诉决定权而有罪不诉,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对公诉案件行使补充起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4.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还没有健全这些制度。因此,客观确证性这一标准我们应该坚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新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恶性刑事案件。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司法人员特别是一线侦查人员和审查批捕起诉人员应该正确对待沉默权的移植,不要将沉默权看成是阻碍侦查的一大障碍。规定沉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证据不足,不能 罪而提供的证据必须超出合理怀疑的程度,控诉机关不能通过法定的犯罪推定降低证据的标准。在我国,尽管新的刑事诉讼法还没有确立完全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28.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作了重大改革,将原来职权式诉讼模式转变为控辩式诉讼模式。在控辩式诉讼模式下,法院对公诉案件起诉的审查由 而胡乱到处作证。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一方面补偿费的范围和标准是严格限定的,证人不可能从作证中得到额外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明文规定,经查实证人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9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在民事诉讼中采用优势证明原则,即“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证据对某一事实的证明无法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对盖然性较 来确定由何方承担败诉的后果,对于自认和自白,《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有被告人的口供而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有罪。而民事诉讼中却把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65.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在和解中的监管作用,在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时不应脱离诉讼过程而形成独立程序,而应将其纳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之中。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现有的公诉程序没有刑事和解 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但在操作上大致以基本查明案件事实为最低限度的要求,即可以确定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加害人是犯罪行为人。我国微罪不起诉的具体要求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16.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进行预先的忠告就讯问,那么犯罪嫌疑人作出的任何陈述都不能接受为证据。 虽然1996年我国修订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立法者未采纳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的主张, 行动中得到便利。特别是在被害人由于贫穷和无知,没有条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起诉时,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更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利益。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9.html -
了解详情
;很多在西方都是仅仅用来规范法院司法活动的诉讼规则,如回避、管辖、证明标准等,在中国则可以用来同时规范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诉讼活动。甚至连中国 裁判也就不可能居于刑事诉讼的中心地位。 第四,追诉机构的案卷材料对法院的裁判结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刑事诉讼法在1996年进行修改以后,卷宗移送式的起诉方式有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13.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 阶段中主要是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问题。经过批捕和审查起诉的案件一般都会送至法院,因为一旦不起诉的话,案件的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就要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2.html -
了解详情
一(刑诉审判法定程序之回复) 刑事诉讼案件之审判,本应依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所定之程序办理,其因时间上或地域上之特殊情形而适用其它法律所定之 以后,在起诉以前,亦得为之。其于起诉后移转者,亦不问诉讼进行之程序及系属之审级如何。惟关于移转裁定,直接上级法院不能行使审判权时,应由再上级法院裁定之 ...
//www.110.com/fagui/law_184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