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产生支配权、发生物权变动的行为则为法学上的处分行为。由此可见,请求权和支配权的划分是负担行为-处分行为的二元区分原则的前提与基础。 2、负担行为 的成立。后被告提出反悔,拒绝出卖该房屋,构成违约,被告应当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据此判决:被告应返还给原告定金10000元和偿付给原告违约金56600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69.html -
了解详情
各有优劣,笔者认为,在民法学上,所有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其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全面支配的权利。物权法草案第45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 [2] 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3] 以笔者的理解,积极权能好比是矛,消极权能好比是盾,前者主要是用来主动行使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49.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完毕。 〔评析〕 该案在处理中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解和适用问题;二是案件的最后处理如何最大限度地衡平双方当事人的诉 法院调解并不违反程序。我国《民诉法》将法院调解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确定下来,调解应当贯穿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在向最后一个当事人送达判决书之前,该案尚未审结,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502.html -
了解详情
台湾地区的行政法由于大量借鉴了德国行政法理论,因而对诉讼和解制度的理解与德国较为一致,其在新的《行政诉讼法》中也用10个条文(从第219条到第228条 持首肯态度的。如翁岳生教授认为,处分主义在经过一定限制后,并不至于危及依法行政原则的贯彻[11]。尽管这些法律均未以调解冠之,而是以和解名之,但在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72.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法系尤其尊重物之所有权。但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法系都存在财产概念,并且对财产概念的理解有极大共识。财产概念发展至今,为两大法系的主流观念 几点看法。最后,对虚拟财产纠纷诉讼中各方民事责任确认和承担的原则及方式,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证据确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本文只是对网络虚拟财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69.html -
了解详情
。如在立案时虽给当事人发放了《举证通知书》,但审判人员不强调当事人认真阅读理解,造成一部分当事人在举证时,仍不能按举证期限提交证据、申请鉴定等,致使一部分 释明权的范围,违反了法院在民事诉讼活动应居中裁判的规定。法院行使释明权,应受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中立原则的限制,只能依职权在当事人的主张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0.html -
了解详情
而作出的基准。在确认共同共有人之一未经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而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一般应认定无效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确认对善意买受人亦应予以法律保护的立场,趋利避害 出让人造成的;二是第三人已尽适当的注意义务,在交易中对房产的性质和共有人是否一致同意的事实按普通人的理解已尽到了注意义务,符合有理由相信的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07.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了。 通过以上条文,可以说明我国的物权登记制度其效力以登记要件注意为一般原则。 三、对《物权法》第9条第1款但书的理解 经过对中国其他法上相关登记制度 初始设立或取得不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层次二,初始取得物权后,再行处分时,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地役权),其变更、转让不经登记,不能对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91.html -
了解详情
呢?在行政法这个以法定主义调整方式为主的部门法中,传统的行政法律行为活动、作用的空间显然要小于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的民法中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典型的民事法律 笔者注)之相对人虽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征可得确定其范围者,为一般处分,适用本法行政处分之规定。 [60] 张树义教授在《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地方性规章可以规定罚款,不能规定没收财产。所以说,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物权的定义,按我的理解,着重要明文规定物权的排他性,这一点是我们整个社会所缺乏的。这个 民事制度,国家不能无偿取得,它一定要支付代价。 既然这是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事关系,为什么不去订合同呢?不要求国家作为买方,个人作为卖方去订合同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