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范围 为了规范调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我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民事案件调解原则、调解范围、调解的告知事项、调解庭的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处分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避免强迫调解和违法调解等现象的发生。 三是充分发挥相关社会组织力量和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9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受到严格限制,未经被代表当事人同意,不得处分实体权利。群体诉讼制度本身就是效益原则的产物,因而效益原则在群体诉讼制度中应该置于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的代表人 能力》,《人民司法》2004年第9期,第21页。 肖建华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肖建华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19.html -
了解详情
压力,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而且民间法(地方惯习和行业惯例等)在和解、调解和仲裁领域的适用较民事诉讼更频繁、更深入,从而满足国民对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不同 行政机关调解而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可以提起诉讼。 基本自由与公平原则是在遵循基本合法原则的前提下才予适用。比如,基于对弱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80.html -
了解详情
继续进行审查,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不承认行政诉讼具有调解或和解可能性的行政机关对自身职权无权处分的理由背后,也仍然是基于对法律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的 原则,也可以单独表述为当事人提出证据原则。见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4] 此处所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39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调解范围 为了规范调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我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民事案件调解原则、调解范围、调解的告知事项、调解庭的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处分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避免强迫调解和违法调解等现象的发生。 三是充分发挥相关社会组织力量和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40.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解决争议,化解纠纷,所以二者不应是相互排斥的,而可以是同时存在的。同时,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在审判中卓有成效地运用,为行政诉讼设立 ,虽然存在着行政处分权有限,调解可能冲击依法行政原则的顾虑,但行政诉讼调解的正面效应决定了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建立,域外审判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在行政诉讼中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3.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困难,这就使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成为必要,在实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法性、自愿性和有限性原则的适用,对其加以控制,并加强法院与行政部门的 处分其权利,因此在行政诉讼领域,和解的空间相比民事诉讼要小得多,当事人和解应仅限于行政机关能够自由处分诉讼对象的情况,并且要依法严格进行。当事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44.html -
了解详情
。1988年乙以原产权证遗失为由,向邵阳市房产局申请重新登记并被获准,但补发的产权证仍登记为甲、乙共有。1990年,乙数次要求房产局将其居住房屋变更 规定。 1、处分原则。虽然行政机关不享有实体权利的处分权,但民事主体双方均享有实体上的处分权,所以无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而是民事附带民事诉讼,我们一方面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继续进行审查,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不承认行政诉讼具有调解或和解可能性的行政机关对自身职权无权处分的理由背后,也仍然是基于对法律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的 原则,也可以单独表述为当事人提出证据原则。见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4] 此处所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1.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质损失,则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三、关于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与实现刑事审判经济和效率原则如何统一的问题实施96刑事诉讼法之 ,不等于在法院审理阶段仍然打算参与诉讼。出于对被害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处分诉讼权利的尊重,并方便被害人对诉讼权利的处分,法院只要根据检察机关所开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