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看,2011年增加《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2012年修订《刑事诉讼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对比较完善,相关的 的当事人举证比较困难,所以务必要降低异议请求权的一方对非法取证的证明标准。在异议方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取证手段涉嫌非法达到《证据规定》第73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83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举证和质证活动,而且必须根据刑事证据法划定的有罪判决证明标准,而不能恣意妄为。 强调刑事证据法对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真相活动的限制和规范作用,可以说是刑事证据 》2008年第1期。 [29]参见陈瑞华:《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3期。 [30]参见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838.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实质理性。 首先,要通达司法理性,必须有理由来说服目标听众,就是要讲理。讲理要求论证者对每一个主张都给出一个理由,哪怕这个理由并不是很充分,但必须给出。 所要求的推理标准,后者主要是归纳逻辑给出的推理要求。由于刑事审判中证明责任要求是极高的,即奉行无罪推定或疑罪从无原则,因此,在刑事案件中,从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278.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角色定位。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错位,也是引发新闻侵权的重要原因之一。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有关刑事案件的报道中,一些新闻工作者主观意识太强,而 法中一悖论。对此,笔者难以认同。理由如下,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无论在一般名誉诽谤还是新闻名誉诽谤中,对被告是否构成诽谤的证明责任都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412.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不同,控方举证责任也不同,因此对被害人参诉申请的审查标准也不同。这正是被害人绝对不是当事人的有力证明。当然,获准前期参诉地位有利于获准后期参诉地位 声音的代表作。关于有悖于法理方面,论者认为:首先是不符合公诉案件的性质检察官是刑事原告,并成为实际上的诉讼当事人(中、德除外)。被害人并非原告,也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9.html -
了解详情
统计,南京市下关区人民法院2007年、2008年、2009年公诉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案件分别占刑事案件的56.22%、64.01%、69.63%,该院身体力行广泛适用量刑 重证据控辩双方有争议时做有利于被告人的判断;其二,对被告人证明罪轻的事实适用较低的证明标准,达到盖然性标准即可;其三,谁主张、谁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7.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正在逐步瓦解,裁判者在个案审判中的独立性日渐得到强调;其二,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话语)的适用性/实用性已经受到了学理上的极大消解,在法律上普遍(而不 》,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2期。 [5]参见周洪波:《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之争中的四大误区》,载《清华大学》2008年第5期。 [6]关于司法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34.html -
了解详情
讲座中,一个中国人提问说:你们有无申诉制度处理已经几级法院审结的案件?该法官回答说:如果是刑事案件的被告在各级法院都输了,可以要求州长赦免;如果是民事案件 中国法学》2000 年第1 期,第117 页;锁正杰、陈永生:《论法律真实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反思与重构》,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1 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23.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这一种责任需要达到的证明标准低于说服责任。而当主张者履行了初步责任后,这种责任就转移到对方当事人。在有陪审团审理的案件中,当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提供 产生的概念。即在当事人满足了提出证据的责任后,他还需要针对对方当事人的抗辩,按照一种更高的证明标准,如在刑事诉讼中,能够排除合理怀疑,最终说服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31.html -
了解详情
动议听审程序。 相反,美国主要是通过辩诉交易机制来实现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也就是说,大量的简易刑事案件并不会像英国一样交由治安法院来进行审理,而是与其他案件 。批捕办案人员往往在通过阅卷认为足以对案件实体事实作出判定的情况下,就不再会重视讯问程序了。由于我国逮捕的证明标准较高,侦查机关在逮捕前对案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