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非党化”、“非政治化”了。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国家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支柱。客观存在既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是国家的军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领导军队与 既定战略。这些都有说明了,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种社会制度存在与对立的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国际间阶级斗争并没有消失。第二、放弃共产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87.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法的制定或产生过程不同于国内法。从法律的制定过程来看,国内法是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制定的。但是,国际法就不同了。由于各国都具有 ,即对当事各方具有拘束力,必须由当事各方善意履行。对此,国际法上有一项“条约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即缔结条约以后,各方必须按照条约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与日本、菲律宾等国在东海、南海大陆架问题上存在着争端,争端的焦点在于采用什么原则划分彼此的大陆架。新中国认为,划界应以建立在自然延伸基础上的公平原则 国内管辖的内政问题,由该国的法律特别是宪法加以规定,并由国家机构加以保障。这在各国都是一样。新中国并不反对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相反,而是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2.html -
了解详情
了27%,对此人们很难想象这些百分之百的外行法官究竟是通过什么程序选任出来的。12法官法实施以来,特别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定之后,这几年我国司法的 很大惯性影响,导致不重视法官素质的现象长期得不到彻底纠正。半殖民地半封建制的中国,极其仓促的照搬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法律规则,但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消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4.html -
了解详情
三权分立的思想,经过洛克和孟德斯鸠的阐述,它成为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则在清末变法引进西方法律文化时才有司法权一说。在民国时,才真正确立了现代 ,使司法权成为可与其他权力相抗衡、相牵制的强大的司法权。强化司法权是所有法治国家的基本经验。现代法治国家建立的过程就是一个司法权威建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制度依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4.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政治格局和渗透其中的国家利益问题。如果我们愿望采用“法律国际化”一类的提法,就应该对“法律国际化”的表述作一种更深层的追问,什么是法律的国际化?法律 法律西方化也不意味着非西方国家的法律会与西方国家的法律完全一样,但在部分法律制度中将会出现与西方社会法律基本一致的变化,并且这是非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行为。上市公司收购是一个关系证券市场秩序的经济行为。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而且重要。本文试图分析上市公司收购中的基本法律问题及实践中的问题。文章分五部分 要约收购的情况下,收购者必须向所有持有其要约所欲购买股份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有的国家的法律,如英国《伦敦城收购与合并守则》第14条还规定,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两个反面。新制度经济学称为美国经济学的“芝加哥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当代社会的弊端主要是由国家干预过多造成的,要想使社会恢复活力,需要实行 租,并形成帮派、腐败网,构成市场经济和法治的最大障碍,成为法律非均衡的主要根源;从当前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看,财产权法、以自由交换为原则的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强劲思潮,其革命性就昭然若揭了。这似乎还不足以说明自然法飘乎不定、变动不居的特性,即使在同一时代,在特定国家的政治氛围中,同样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社会 ]谢鹏程著:《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03页。[13]如果说架构一套环境权利体系是为了整合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系,那大可不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8.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非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从政治上说,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而企业是国家的企业,这就导致了这样的逻辑推理: 契约到身份吗?”一节中指出,就本世纪初期的法律而言,契约自由是自由社会的基础,社会进步的基本观念与契约自由的扩大有密切关系。梅因关于从身份到契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