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成员的有用属性,是人类在排除由犯罪所引起的社会冲突的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并不断选择的结果。[ 19 ] (P115) 纵观历史发展,存在着国家本位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社会 规则所产生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普遍适用就提出了反对,他认为在有绝对事实存在尤其是处理惯犯时应当停止使用。菲利认为,无罪推定、疑罪从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86.html -
了解详情
在理论体系中只是一个法条罪状的代号;第二,构成要件所指代的罪状本身是对犯罪事实的抽象,即所谓具体的不法类型[12]或如小野清一郎所说的,违法有责的定型。 遇到两种体系概念的冲突时,不是怀疑四要件论的正确性就是批评其他体系概念是错误的。 我们既需要应然犯罪之犯罪构成论,也需要法定犯罪之犯罪构成论。现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1.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说已经没有多少人支持。 2 . 抽象危险说。也称主观危险说,它以行为人的主观意思上的危险为出发点,以行为人在行为时所认识的事实为基础,从客观角度来判断 前提,主张从事后的、客观的立场来判断行为是否具有危险的见解,具有方法论上的错误。因为从事后来看,任何没有发生犯罪结果的未遂犯都是有其理由和原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只有在研究刑事责任的根据的同时,也研究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各种事实因素,才能全面解决刑事责任问题。 ㈡刑事责任的哲学理论根据 国家基于什么动机设定刑事 苏联刑法学者关于刑事责任的终结时间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前科消灭或撤销说和刑满释放说将刑事责任与刑罚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诚然,在一般情况下,终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1.html -
了解详情
责难,难免令人怀疑其可靠性;第二,犯罪概念仅仅为人们提供了认定罪与非罪的抽象标准,向人们回答了国家为什么确定犯罪的理由,具体犯罪的认定,必须依靠具体的 罚性列为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逻辑上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笔者对此有不同认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究竟是一种事实评价还是一种规范评价?抑或是事实评价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80.html -
了解详情
。但法院应当为当事人提示到何种程度才不会逾越法院的中立立场,是一个不能以抽象的说理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告知当事人如何举证的所有细节,那么,法院无疑就成 请求,例如将基于不当得利的请求误认为是基于不法行为的请求。这种错误只是当事人认识上的误解,而非事实本身,也不是当事人自身所要追求的实际的法律效果,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6.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类问题是科学的真理问题,即科学的内涵问题。第一类问题在中国是一个认识的盲区,至今好像还没有中国人论述科学的范畴。在西方世界,科学发展到一定 ,即我们现代的唯物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等) ,唯物主义者称玄学是唯心主义的,是错误的,认为科学(包括哲学)能够解决人生观问题。但是,即使在陈独秀那里,科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1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的价值包含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其中,外在价值体现在适用实体法,即使实体法从抽象的法律规定到具体的贯彻落实。而其内在价值是指对正义的追求。刑事诉讼的 ,承认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运用证据进行裁判的依据只是一种包含了错误可能的人类认识,并为错误的事实认定提供必要的救济手段,在此意义上,法律真实观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7.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的困境,部分来源是中国法律史领域的自我束缚所致。要建立真正的自我认识,一方面需要对当前整个法学领域中的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深刻反思,另一方面需要对自己领域的研究 习惯从具体事实情况而不是抽象原则出发,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才会对西方的这两个概念采取(或有意、或无意)上述的重新理解,也可以说是错误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3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权力,司法机关行使着人员选任、经费保障等很多行政权力。这时人们终于认识到:其实,行政权、司法权由哪些机关行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哪个机关行使 制度定位受到反司法化思想的主导,把行政复议完全等同于行政系统内部的自我纠正错误的制度。这种定位并非是学者们单方面的解读,而是立法提案机关和立法工作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