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决争执,查明真相是为了将规则和原则正确地适用于解决争执,要查明的是一种诉讼法上的事实,而不是客观真实,最终实现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虞政平:《 案件只要其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或损害第三者的利益,就不应该对其进行再审;取消与证据原则相悖的关于有新的证据可以进入再审的规定,减少讼累增加,拖延诉讼进程的现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3.html -
了解详情
不确定两车是否接触,法院依证据规则判决赔偿受害者吴俊东、吴秀芝与胡启明、戴聪球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一、基本案情2010年11月23日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三、典型意义法律事实不同于客观事实,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也不同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民事诉讼采取的是高度盖然性标准。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法院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844.html -
了解详情
增多,管辖权滥用的现象日益严重。 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增长和律师对诉讼参与率的提高,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对于管辖异议权的运用日渐增多。2006年,我院提出 ,管辖权异议被裁定驳回,申请人提出上诉后,往往既不提出理由,也不提供证据, 80%以上均是明显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因此,管辖权异议被驳回的案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41.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只不过是社会的工具,他们与法律内在目的有着密切关系。在实体层面上,法律规则具有逻辑意义上的严格性与确定性,而凡此严格性与确定性,通常对应于或者说 的原告人、应承担赔偿责任的被告人的认定、证据、诉讼中止和终结、执行等应适应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在我们界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各个问题应适用的法律后,对原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9.html -
了解详情
是顺德伦教街常教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常教居委会)。一审法院依据以上证据认为新民资产办是常教居委会下属办公室,不具备独立的主体资格,裁定驳回新民 ,指令一审法院审理本案。 评析 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界定必须严格遵照法律的规定。诉讼主体准入标准把握过宽,会导致诉讼泛滥,而准入规则执行较严又会剥夺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85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都应属于对举证责任的法律规定,是专为知识产权诉讼中某种举证不能时,当事人应当负担一定民事责任而作的特殊规定。对上述这类关于举证责任的特殊 遇到法律特殊规定的情形,应当适用知识产权法律特殊的规定,而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据规则的一般规定。 1.专利侵权中涉及新产品方法的发明专利的举证责任倒置 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94.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是法院自己提出来的,可以说是法院主动要求规定的。事实上,许多法院已经在内部工作规则或实行岗位责任制中,提出并执行了有关审限的规定。在修改《民事 充分利用制度弹性而使审限制度形同虚设以外,还突出表现为: (1)违背司法规律。民事诉讼是司法权运行的过程,在司法活动中,司法权为实现对社会关系的有效均衡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9.html -
了解详情
世界。理论界和实务界彼此轻视对方,理论界认为实务界没有按照法律和法理给定的规则出牌,经常按照习惯进行非规范操作,缺乏合法性。实务界则指责理论界提供的 就限制了人们对司法实践的个体性感知和了解。 从国外的情形来看,理论研究者对民事诉讼实践的了解主要不是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直接到法院了解实践活动的信息,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2.html -
了解详情
(3 )检讨现行民诉法中的基本制度并提出改革建议的专著和论文剧增,涉及庭审制度、证据制度、调解制度、再审制度等等各个方面;同时对大量的具体诉讼 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143页。),将是21世纪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更为紧迫的课题。 2.建立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完整的民诉法基本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98.html -
了解详情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仍是绝大部分案件的结案方式。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 中心地位,切实实行直接、言词原则;应当把庭审的时间和地点作为审判人员审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时间和场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根治先人为主,致使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