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希望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初步的但可能有益的思考。 全文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规范性的概念,特别是法律与道德的规范性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法律规范性的 做提供一个行为理由。[16]88因此,惯习就成功地在某些法官的行为与其它法官之间建立了某种规范性关系,用刘易斯的话来说,司法合作惯习包含了一种类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11.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秩序、公平等价值元素运用于实在法之上,从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人类自身的能力又受到主观与客观方面因素的制约,就主观方面而言,人们在法律知识积累 、尊卑有序、良贱之分等思想对市民生活、官场职场的现实影响;歌星、影星、艺术人的不轨行为引起的法律与道德的争鸣。社会遗传因素中不良因素对法律良性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44.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摈诸脑后,抽暇想象一下你们自身之存在。 我并不是说不存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从此视角,则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乃属次要,或无足轻重,恰如所有数学上的差别在无限 不易的数量关系。倘若某物作为一种现象却无此确定不易之关系,则其必为奇迹。它超出了因果律,超越于我们思想能力之上,或者,至少得为某种导向或源自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86.html -
了解详情
统治者使用的上具而已。另外,泛道德主义盛行,孔子认为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方面,法律的功用远远小于道德的作用,伦理道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规范 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5]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版。 [6]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55.html -
了解详情
的连贯性和内在的逻辑性,而富勒则认为,逻辑性与善良的关系比逻辑性与邪恶的关系更具亲和力。 第二,哈特认为,削弱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区分,会纵容“不道德 的邪恶目的,而不是通过公开援引“高级法”来悬置字面含义的方式达此目的。也就是说,实证主义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的理论比自然法理论更容易助纣为虐。 第四,富勒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8.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人辩护就是“丧失了良心”。这实际上就是混淆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3、 法律思维不同于政治思维同学们经常把法律意识形态化。他们往往想当然地把一些口号式的东西 集团的意志和要求,表现为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斗争和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阶级内部的关系;而法律反映的是国家意志,即社会中各阶层利益冲突相妥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9.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摈诸脑后,抽暇想象一下你们自身之存在。 我并不是说不存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从此视角,则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乃属次要,或无足轻重,恰如所有数学上的差别在无限 不易的数量关系。倘若某物作为一种现象却无此确定不易之关系,则其必为奇迹。它超出了因果律,超越于我们思想能力之上,或者,至少得为某种导向或源自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html -
了解详情
”,in10Harvard Law Review(1897)8,at457-78.中译本由许章润译载《环球法律评论》(北京)2001年秋季号,第322-332页。以下凡引自该 违法行为“缴税”(tax),从而隐约间将此行为的道德评价消祛,并将法律与道德间的紧张关系一笔勾销,就未免不太或者太不妥当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html -
了解详情
;应用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宪法理论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宪法学对生命权的关注与日俱增。原因至少包括:一、我国宪法尚无生命权条款,各界一直在呼吁生命权入 犯了对法律与伦理关系简单化理解的错误。法律绝不仅仅是一种伦理的执行机制。一味寻找法律的伦理依据,是混淆道德与法律的泛道德主义的错误。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40.html -
了解详情
抢救无效,小悦悦于0时32分离世。 一个幼小生命的离去,带来的是一场关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大讨论。当媒体的焦点对准18位冷漠无情的路人 的法理思考》,载《现代法学》.2010.(2) [2]徐武生、何秋莲:《见义勇为立法与无因管理制度》,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4) [3]刘作翔:《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6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