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或供述。而言词证据往往存在易变等特点,一是受贿人与行贿人都是亲身经历的行为者,其供述或证言都是直接证据;二是由于畏罪心理、侥幸心理、以及 的突破口。 二、讯问笔录正文部分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文是整份笔录的核心部分,是决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罪重罪轻等的主要依据,正文部分总的制作要求是: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59.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从重处罚。据此,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窃取财物的行为,不再以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定罪处罚,而是转化为盗窃罪 的力量是难以承担很多自侦案件的,同时,检察机关办案是否正确并不具有最终决定权,还必须受法院的制约,如果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不构成犯罪,则需承担相应的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31.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对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批准逮捕、执行逮捕等一切程序都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但经过侦查发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另有其人,司法机关的逮捕行为合法, 行为,国家就一律予以赔偿,而不需要受害人证明司法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过错。严格责任原则旨在强化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而不论司法机关在具体刑事执法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10.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对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批准逮捕、执行逮捕等一切程序都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但经过侦查发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另有其人,司法机关的逮捕行为合法, 行为,国家就一律予以赔偿,而不需要受害人证明司法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过错。严格责任原则旨在强化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而不论司法机关在具体刑事执法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0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非法所得应如何处理呢?由于赃款赃物的认定依赖于对行为构成犯罪的法律认定,而《刑事诉讼法》第十 处罚,而极少有对行为人通过违法犯罪行为所获取的财物构成赃款赃物进行认定的,更不用说对这种非法所得是否构成赃款赃物进行单独的法律裁判认定。人们似乎都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08.html -
了解详情
不一定被认为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法理根据是刑法上的正当防卫制度和紧急避险制度。 二、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见义勇为及其行为与不法侵害人 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正在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人,采取的制止犯罪、扭送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其法律性质应当属于正当防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33.html -
了解详情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其中刑法的管辖只适用于构成犯罪的严重违法行为,区别一般违法行为和信用卡诈骗犯罪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施主体上的 措施还有:第一,尽可能地从嫌犯留下的线索中刻画嫌疑人的特征,如电话联络中反应出的口音等;第二,收集有关情报、资料考虑是否可以并案处理,如发布协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20.html -
了解详情
致使司法实践中为了破案,采用非法手段,甚至是刑讯逼供的行为逼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事例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我国刑事司法部门的权威形象。为此,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过程 洪健居经合法传唤无正当之理由不到庭,而不待其陈述,径行判决,是否符合上引法律规定,本院无从为适用法律当否之判断。(七)审理事实之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2.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的非法证据预先排除,以免对庭审法官产生不良影响。对证据审查的法官应回避参加法庭审理。当然,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应在庭审中予以认定,而不是证据庭 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然而,这里的规定仅仅针对非法取证行为已构成犯罪的情形,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19.html -
了解详情
刘某某指示逃跑路线,创造条件,乘机放走犯罪嫌疑人张某,帮助张某迅速逃走,两人的行为侵犯了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追诉活动,构成窝藏罪。 (2)包庇罪的客观 新罪的犯罪分子;被假释后未犯新罪的犯罪分子。 1、窝藏、包庇没有构成犯罪的人,是否构成窝藏、包庇罪? 2000 年2月份,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二码头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