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的承担,因此,就不能按照证明责任倒置来分配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第一,证明责任倒置是民事诉讼证据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则,有其特定的含义 靠自身能力难以获取这方面直接、确凿的证据,往往需要求助于法院,由法院采取诉前或诉讼中的证据保全、现场勘验等措施取得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减免权利人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64.html -
了解详情
,在讯问证人之前,法院须用裁定说明它认为哪些是争执点以及它将调查哪些证据。为落实上述原则,必须把民事诉讼分成3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当事人提出诉讼文件 ,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申请执行作为权利,当事人既可以申请,也可以放弃。这是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同时,由于有些涉及到公民生活急需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45.html -
了解详情
引起足够重视,相关制度建设明显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其证据功能的发挥。本文拟从分析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及成因入手,并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 、提起程序等通过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作出具体规定。 ①曾芳文: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构想,载《中国审判方式改革理论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则)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证据》的第四条具体列举了八种举证责任倒置情况,1、因新产品制造方法 :《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6]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2页。] 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法院:邹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44.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实现社会公平,即使是在全社会都主张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民众的这种习惯思维并未真正改变。这一点在民事诉讼中的典型表现就是案件一进门,两头都托人 基本得到解决,最高法院于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以及其他相关司法解释的颁布表明保障程序公正得到充分重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0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规则》皆因当时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引入大陆法系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德国诉讼模式当时尚未成熟,此外美国司法及学界对外国法缺乏比较研究也是重要原因。部分学者 合法性进行审查。庭前会议的优点在于证据的出示和争执点的发现从而为庭审有秩序、有重点地进行打下基础。此外还应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承认制度。承认不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99.html -
了解详情
认同盖然性标准的前提下,为能够相对清晰具体地说明盖然性问题,一般以百分比来描述证明程度的等级。如德国学者埃克罗夫、马森即以刻度盘为例对证明程度进行说明。 同等程度存在,100%为绝对肯定。笔者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应当确定在最后一个等级,即在穷尽了可获得的所有证据之后,如果仍达不到75%的证明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36.html -
了解详情
或采纳,或排除,表现出在此方面的犹豫。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如何界定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应当排除。分离说则是指应当对实体违法性和程序违法性进行区分,认为取证行为违反实体法的规定,并不一定被程序法所否定,而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权衡。 在实践上,分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26.html -
了解详情
《高秀敏小品专辑》VCD,并在北京市西城区公证处就此制作了公证书。 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原告高秀敏这样私自取证合法吗?公证处对此行为进行公证有效吗?这个问题 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就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肯定了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二、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从前引司法解释来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68.html -
了解详情
未回避的例子。如果当事人提出了回避申请,而却未能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对回避事由的客观存在加以证明,故而此种申请被法院驳回;在此种情形下,如果当事人向检察院提出 当事人的代理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纯粹的传统意义上的监督者,相反,无论它执行着何种诉讼职能,它均属于民事诉讼中的一方独立诉讼主体,其身份是中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