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意义,以及一旦毁损将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第三,人格物的基本定位不在于它的实际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而是其所隐含的人格利益。相反,如果评估它的实际 ,2003年,第600-601页。法国的案例,可参见,常鹏翱:同上注,第24页。 [13]魏振嬴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62.html -
了解详情
个抵押权说。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一物一权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共同抵押权的标的物是各自独立的数项财产。既然只能是每个抵押物上各成立一个抵押权 368条第1款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75-3条亦有类似规定。根据这一原则,在前述基准案例中,A抵押权应负担的债权额为:300[300/(300+200+1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14.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紧急的情形下,避险者别无其它选择,而无期待可能性。就前述案例而言,虽然行为人取证之方法侵害到他人之法益,但在凶手即将潜逃、证据即将湮灭的紧急情形 却政府的违法行为,为一不得已之措施,非宪法的规定,亦非宪法上人民的基本权利。因此证据排除法则在限制政府违法行使权力和私人违法行为方面,非证据排除法则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19.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究竟是如何在刑事司法中发挥其作用与影响力呢?下图展示了媒体对刑事司法影响的基本路径。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体主要是通过四个途径来影响审判的最终 而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元。对于该案的具体分析参见冷静:《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所引起的思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颠倒的看法改正回来,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由于缺乏对家产制的基本认识,又坚持以个人财产制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在一些关于古代中国财产制度的论著中 ,第397页。 [70]D.28,1,1。[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费安玲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08.html -
了解详情
型的抢劫罪? 三、本案的法理分析 (一)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是否能构成犯罪 本案的第一种意见明显是难以成立的,根本的原因在于该行为实施犯罪的基本数额并不是3000 元,而是30000 元。诈骗是一种直接故意的犯罪,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虚假的方法手段意欲骗取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4.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由此可以肯定,刑法已经对本罪死刑适用的基本对象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就是:必须行为人既实施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又 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4页。 [13] 张旭主编:《涉税犯罪的认定处理及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14] 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17.html -
了解详情
。[4]大正民主主义时代是法社会学开始对日本社会内在的社会法则进行法的分析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法社会学动向主要集中在对法社会学新方法论的摸索,努力引进外国的法 了阐述。他认为,在英国和美国使用经验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传统,经验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是以社会现象的基本要素人和人与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3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原则源自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是贯穿并超脱于行政法具体规则,体现法律价值观的基本准则。当立法出现空白,法官充分发挥法律原则周延性强、适用面广的优势 无非是暗示法官应在审理中运用解释方法与区别技术思考本案是否同样适用案例中的依据,从而为行政审判提供某种示范。上诉制度的存在,也会促使下级法院自觉与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概念的提出发生在自由心证制度确立之后绝不是巧合,相反,后者构成了前者的基本前提。然而,这只是解释了自由心证制度出现之前客观证明责任概念之缺席,却 厚省:《证明评价影响因素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54]阿布拉莫夫:《苏维埃民事诉讼》(上),中国人民大学民法教研室译,中国人民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