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具有这种递进的层次关系,两者的核心理念和精神也就应当是相通的,即它们具有共同的基础和社会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的法律与道德具有一致性, 与诚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构成整体社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道德的融通和衔接,加上其他各种类型的社会规范(如乡规民约、党纪政纪、部门规章等)构成完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24.html -
了解详情
来确定。这非常明显地使人感觉到立法权威的失落和规范作用的降低。实际上,不仅政治修辞、道德意识常常压抑着法律意义的释放,而且常理、常识、人情等,堂而皇之地 ,但问题在于,沟通论不过是解释者在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中把握法律,强调法官等法律主体在理解和解释过程中,不惟法律,而应该把公平正义、社会关系、政治诉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61.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情况下,越强调应然,就越显得滑稽。彭宇案发生之后围绕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舆论鼎沸和一波三折,难道不就是这样吗?这个案件本来在调整层面就 这样的司法民主化,实际上既扭曲了司法,也败坏了民主,还误解了具有某些民主色彩的司法参与命题。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民主政治应该侧重应然问题,按卢曼(Nikla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86.html -
了解详情
、恢复性司法等理论和理念在我国的推广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刑法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当大力讨论刑法与道德的关系,从刑法实践发展趋势的 的基础构造》(第i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56-657页C [14]前引[13],第656页。 [15]前引[13],第65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6.html -
了解详情
、恢复性司法等理论和理念在我国的推广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刑法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当大力讨论刑法与道德的关系,从刑法实践发展趋势的 的基础构造》(第i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56-657页C [14]前引[13],第656页。 [15]前引[13],第65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18.html -
了解详情
,2 Sociological Forum pp.67,74.) (二)关于英国问题:形式合理的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英国比欧洲大陆早150年,但是英国却没有大陆那样 性一面:(1)法律的自治性、自足性离不开其他社会因素,从来源上,法律把其他社会因素,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等包含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24.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的因素,-这不得不去思考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在对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探讨中,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自然法的理念。与自然法相对应的是实定法,实定 其中。如果只体现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而忽略个人利益,则失去了国民欲求这个概念中的民主意味。人们要求制定刑法,规定刑罚对犯罪加以处罚,关键在于刑法具有使国民个人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74.html -
了解详情
供统治者使用的上具而已。另外,“泛道德主义”盛行,孔子认为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方面,法律的功用远远小于道德的作用,伦理道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规范效力 他们对法律有些什么规定,不感兴趣,也不愿站到法官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 。”同时也产生了“惧法”、“无讼”、“厌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78.html -
了解详情
称之为宪法程序。论者指出,所谓宪法程序,是指宪法关系的主体实施宪法行为的程序,即由宪法所调整的国家权力的组织与行使的方式、方法、步骤、顺序和时限的总和。 与道德的界限。中国社会曾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泛道德主义至今仍对我们有重要影响,实现法律与道德的分野,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实践中人们以道德情感代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0.html -
了解详情
适应性或缺乏适应性。这一估计留下了没有回答的但又不得不回答问题:法律与社会可能具有除了通过适应性或缺乏适应性之外的其他关系。 在其他地方我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一些专家已经注意到,在跨国公司和国际协会制定的道德法典和标准合同中使用道德韵律的非认识的、感情的和表现性的符号,像协作、共同利益、相互信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