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找到了辩解的法律漏洞。从立法的初衷上分析,用非法来限定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可能是为了把民间逢年过节给国家工作人员 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来解决。但是,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好刑法手段来惩治腐败犯罪。刑法之所以要惩罚受贿罪,是因为受贿罪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从而可能丧失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殊性而要求其负有某种积极作为的义务,这种特定的不作为义务是其职业或职务管理条款或有关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如果行为人违反了这种义务,使刑事法律法规所 要求有严重的危害结果。因此,研究不作为犯罪要必要分析不作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是刑法关系中较为复杂的一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7.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找到了辩解的法律漏洞。从立法的初衷上分析,用非法来限定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可能是为了把民间逢年过节给国家工作人员 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来解决。但是,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好刑法手段来惩治腐败犯罪。刑法之所以要惩罚受贿罪,是因为受贿罪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从而可能丧失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4.html -
了解详情
或许认为既是注意规定又是特别规定更为妥当吧! 由上述两个共犯与身份的分则条文分析得知,分则中的共犯与身份的规定属于注意规定,不是法律拟制,其他未规定 工作人员教唆公司人员侵占公司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成立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问题的难点可能在于均具身份者共同实行犯罪的情形。这里的共同实行还应做规范性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的。 对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其办理吸收客户资金的行为是履行单位职务的行为,要以单位的名义办理吸收客户资金的手续,而被行为人吸收过来的客户 才导致立法的冲突与不协调,成为问题的根源。 四、解决的方法:对自然人实施此类危害行为设立独立犯罪的探讨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立法者并不是仅仅意欲惩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1.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拒绝退还股份,使九江集团失去澳门大明公司的股份,财产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具体分析如下:1、郑德利隐瞒真相的表现。按照澳门法律上理解,股份授权的含义与 德利的辩护人柯柏松、马克提出辩护意见:(1)关于案件管辖权问题。本案郑德利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的犯罪地在广州海珠区,南海无管辖权。(2)郑德利 ...
//www.110.com/panli/panli_51737.html -
了解详情
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以近几年我国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为背景,对上述问题做出具体分析,期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一 。金某、汤某虽非盛大公司职工,但他俩与王某勾结作案,属于共同犯罪。据此法院最终按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王某等三人有期徒刑5年、3年和2年6个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95.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视。 ,2003-05-18 00:00:00, 679,5,刑事诉讼再审理由之理性分析 ,1,谭淼 韩阳 , 法院裁判一旦生效,就具有了既判力。如果无视 、陪审员,在与案件有关的问题上犯有应处罚的违反其职务义务的罪行;4、被宣告无罪人在法庭上、法庭外作了值得相信的犯罪行为的自白。由此可见,德国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0.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受损,是从第三人的角度,进行客观的事实判断;而犯罪是否既遂,是从行为人的角度分析问题,考虑其行为是否造成法定结果。法益受损和法定结果发生之间 [4]用这种学说来解释斡旋受贿行为尤其显得合理,斡旋受贿者没有现实的职权,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没有受到侵害,但是收受贿赂的行为破坏了公众的一般信赖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4.html -
了解详情
引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中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通过伪造证据骗取人民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 。而采用区别对待说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能准确地判断具体个罪的既遂与未遂。职务侵占罪与其他侵财性犯罪一样, 作为结果犯存在未遂已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