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关自认的规定,只是一种诉讼外的自认,只能作为一方当事人的书面证据使用,并由法院对该书面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而 甲只有现金5000元,因此只是向甲拿了5000元。对于该案件的部分自认,有的观点认为,既然乙承认曾提出向甲借1万元,其又不能对后来实际只向甲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90.html -
了解详情
了,显然剥夺了另一方当事人对此证据两审质证的权利,不符合证据规则,这对另一方当事人来说显然不公平。第三,检察院以发现新证据为由提出抗诉从而引发再审程序 案件的判决或裁定相对正确,无纠正必要时,提起抗诉重新审理,会无端耗费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符合诉讼目的和诉讼经济原则。目前检察院动不动就能提起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1.html -
了解详情
转向借助行政命令督促检查法官遵守程序。以往办案规范考评处罚措施出台了不少,三令五申的“禁令”颁布了很多,但审判质量、审判公正度都未有根本提高,原因在于上述 ,保证判决的公正性。对于已经收集的传闻证据,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排除其法律效力。(3)一方当事人可以就案件有关问题以书面形式向对方当事人提出质问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0.html -
了解详情
不突破民诉法关于“审理前的准备”范围的规定。如关于确定交换证据的日期与证据失权等是对民诉法关于证据可以随时提出的突破;现今少数法院实行的“审 极不协调;“合议庭成员和独任审判员开庭前不得单独接触一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也是与法官应该“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相互矛盾等等。另外,由于各地法院审前程序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7.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第三方参加诉讼,其身份不可能只是观察员,若支持一方,反对一方,甚至偏袒一方当事人,在具体的诉讼活动中其法律监督地位就可能发生变异。第二,民事 、裁定和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提起再审的案件,应当开庭对各方当事人已提出的证据进行出示或宣读,分别由举证方认可,对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65.html -
了解详情
质证失误。在此还有必要指出,侦查人员对于自己收集到的证据也要进行审查,对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也可以提出疑问,但是他们的行为也不属于质证,他们不是质证的主体。 在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可以不出庭),另一方仍可对对方的证据进行质证,不过此时未出庭一方的证据应由书记员或其他人来出示。刑诉法第四十七条中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3.html -
了解详情
再由法院进行确认,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一方当事人提出某一事实申请法庭进行司法认知时,先赋予相对方提出异议和反证的机会;如果异议成立,则法庭就不进行认知 此规定并没有“走得太远”,其仍然要求控辩双方在法官面前从形式上对无异议的证据一一予以确认,即在认证之前虽然省去了质证证明过程,但并没有略过举出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2.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决定了裁判者在制作裁判结论时要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如争议各方在听审中所提出的证据、意见、法律根据和辩论等。可以说,法庭上“发生的事情”对 为此将对检察机关对被告人提出的指控进行审判,从而从法律上解决国家与个人之间业已发生的刑事争端。在民事诉讼中,实体性裁判是法院就民事当事人之间业已发生的民事争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2.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不提出异议者,在上诉审中将丧失出示该项证据的权利。 (2)确立“证据优先”原则。“证据优先”指当事人的一切主张必须有毫无可疑之证据相佐证,一方当事人不能 、诽谤、殴打、损坏财产等,使证人不愿不敢出庭作证,从而掩盖其行为违法的目的。对此类行为,无论是发生在诉讼过程前,还是诉讼中或诉讼行为结束后,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html -
了解详情
的面对该陈述进行辩解。21.仲裁员有权确定一个在不同于仲裁地的地方的特别听证,只要一方当事人提出这种要求,并证明这是听到不同证言或者不这样就得不到 .一方当事人对调查文件无理由地拒绝以及一方当事人拒绝证明,仲裁员可将此作为其裁决的因素之一。第六条证据听证1.仲裁员有权确定提供文件、指定证人、修正请求的 ...
//www.110.com/fagui/law_3485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