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被害人表述为:“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许多教科书沿用这一解释。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正当权利或合法利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 只能是自然人。由此可见,被害人与证人在诉讼中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地位也所不同。刑诉法将被害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分别列为不同的证据的本意,盖出于斯。为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0.html -
了解详情
三,对沉默权进行限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是否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纷争,体现了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冲突。在我国赞成实行沉默权的 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之中。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凡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0.html -
了解详情
的限制,作证范围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没有自然人证人那样广泛,这需要更进一步地深入探讨。?(二)单位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在刑事诉讼中,对同一主体从不同角度 作用,在刑事诉讼中则处于证人的地位。?(三)单位证明的证据形式划分?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将单位证明的证据形式不加分别地一律界定为证人证言或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14.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制定本规定。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第二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 ...
//www.110.com/fagui/law_10950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认定事实某省某县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后,査明以下案件事实:2000年8月30日上午,某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庭审理林某之父涉嫌职务侵占一案,陈某以证人身份出庭 虚假的,也不能据此排除陈某在诉讼中的证人身份。同时,陈某与原案的诉讼结果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并向法院提出了证言,其本身是特定的自然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231.html -
了解详情
为动宾短语。鉴定人意见比鉴定意见更能突出和明确鉴定人的职责权限,与现行司法鉴定体制相呼应。由于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言词证据 作证的不习惯,以至于直接言词原则在审判中未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刑事诉讼中的多数鉴定是由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进行的,再加上刑事技术鉴定与作为证据使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9.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和被害人陈述规定为两种独立的法定证据种类,以区别于证人证言。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完全认同无罪推定原则,也没有规定 [10]关于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强制起诉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参见兰跃军.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起诉[J].《法学论坛》,2007(5):105 -111。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69.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办案程序,确保办案质量,提 高办案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 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 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19.html -
了解详情
的功能性关系,可以透过律师调查取证权的例子加以考察。 辩护律师取证难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之所以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与被告人能否 中,这种立法技术并未得到充分运用,充斥着许多过于僵化的条文。比如,本法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4.html -
了解详情
一、情证兼用原则 (一)情证兼用原则的含义 与刑事诉讼中的口供与证据裁判原则不同的是[1],民事诉讼认定案件事实遵循的情证兼用原则。所谓情证兼用,是 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审理者通过隔别讯问,发现几名证人证言不一致,从而迫使证人说出真相。相反,若关键证人不能到庭,则会导致案件真相难以查清。前述吴宏审理的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