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事案件不能起诉,这是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西方国家普遍承认检察官有权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提起诉讼,即所谓公益诉讼,并有权对非讼案 人时,法院要尽快予以审理解决。(3)和解权。在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可以和被告就案件的处理和诉讼费用的开支达成合意,前提是被告停止所指控的违法活动并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的方式更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利益。②另外,附带民事诉讼不交纳诉讼费用,被害人无需为了尚不确定的赔偿金而预先付费,这也是实践中绝大多数被害人放弃在刑事判决 刑罚轻缓化之中 在我国,刑事和解是在保障被害人权益和刑罚轻缓化理念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一方面,曾被寄予厚望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没有像人们期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60.html -
了解详情
和举证,普通公民很少具备这样的举证和鉴定的诉讼能力,一般的当事人都难以承受高额的取证费用;而且我国大部分的环境专业鉴定和检测机构均隶属于环境行政部门 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3]金友成:《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4]参见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30.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明显强于另一方时,应根据公平原则,确定举证责任的转移。 综上,我国民事诉讼中对于举证责任的分担,以谁主张,谁举证为一般分配原则,以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第45页。 [3]如果从司法权所覆盖的范围来讲,根据我国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现实状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83.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的控诉,均以处分权的行使为基础,在现有法律制度的框架下,最直接最明显地体现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处分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是原告是否起诉,以谁 (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李国光主编) 清华大学教授 王亚新:《我国民事诉讼不宜引进答辩失权》(《人民法院报》理论与实践周刊第11期) 北京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97.html -
了解详情
消费时享有隐私权。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原则,以部分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为例外。根据该制度,在消费领域中,除产品 选择使用住房按揭、信用卡和其他金融产品时,得到清晰、准确的信息,同时杜绝隐藏费用、掠夺性条款和欺骗性的作法。该机构设在美联储系统内,但保持独立的监管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87.html -
了解详情
所采用。然而,西方国家并不采取这种途径提起再审。①其次检察机关通过抗诉提起再审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的具体内容,而西方各国立法上殊不多见。以检察机关参与 勾勒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构想,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加强审前程序改革,建立证据交换制度。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容包括争议的整理和证据的整理。其中证据的整理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8.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主体的实体权利的实现,显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我国民事诉讼目的 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⑤] 国外关于民事 出了风险,也全部是法院法官的责任,认为他们是唯一责任人,申请人交了执行费用,法院、法官就得必须保证其已被依法确认的权利得以全部实现。通过上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1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5}张卫平.体制转型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6}W. Recker, Der materiellrechtliche Anspruchsbegriff, -di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3.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事调解 多元化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是目前我国法院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 ,2000年版; ③摘自《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工作报告》; ④于少红.《浅谈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弊端与完善》 .《法治社会》,2003年第10期,第5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