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执行的公正与效率原则。具体表现在: 1、适用条件不严格。中止执行作为执行程序中的一项制度,须依据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才能得以运用。我国《民事 申请人也未能提供被执行人确切住所或被执行人因违法犯罪被劳动改造、劳动教养,并且没有可供执行财产的;(3)被执行人公民长期生病住院、家庭生活确有困难;(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4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在实践中,对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中关于财产部分的执行,适用民事案件的执行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 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据此,对于执行过程中减免缴纳罚金的裁定,人民法院应及时将裁定书送交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要依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32.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行政机关,可以解决行政效率问题,但会导致行政权专断,因此必须对行政强制执行权进行控制。 首先,从执行程序上加以控制。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行政强制 现行的国家赔偿法范围来看,实际上立法者早已肯定国家对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过程中采取诸如暴力、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等侵害相对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02.html -
了解详情
还债程序中的不能清偿。 这里的不能清偿债务,应当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不能全部偿付债务或者虽有偿付能力但因某种原因而没有全部偿付债务的情形 申请执行人以自己的名义,代被执行人之位,向被执行人的债务人请求清偿。所以,此种执行应当由申请执行人申请。如果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是由申请执行人提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16.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的事项和权限;四是必要共同诉讼的案件因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所以在执行程序中,其中一人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并达成协议的,需经其他共同诉讼主体 ,由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并由审判人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当事人双方即生效;而执行和解在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后,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即可,无需另行制作法律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45.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规定时,显然忽视了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指控职能作用的发挥。在侦查程序上,没有明确规定公安部门对可能判处财产刑的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进行侦查的职责 对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一无所知,缺乏针对性的判决。上述情况表明,立法机关对财产刑执行程序的设置上缺乏充分地论证,没有考虑到犯罪分子人身的特殊性,不没有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40.html -
了解详情
用于执行期限将至的权宜之计。 二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执行异议必须由案外人于执行程序开始后结束前提出,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 案外人如果提出异议,法院裁定驳回的情况下,他还可以再次、多次对同一个执行标的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如何处理没有法律依据。 三是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09.html -
了解详情
。被执行人为私营独资企业,在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独资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由于私营企业投资者对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投资者也 要关系实体问题。但是如果允许申请人上诉,以适合我国的二审终审制,又不符合执行程序自身的特点。因此,我认为是否可以规定被变更或追加的义务主体向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74.html -
了解详情
其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义务的法律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保证人与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的地位是一致的,保证人向人民法院担保的是被执行人履行已生效的判决、 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期间。债权人没有在该期间主张权利,则保证人不再承担责任。但执行中的保证期间只要被执行人没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债务,保证期间永远依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29.html -
了解详情
因合法性的欠缺势必损害被执行人的利益,现行法律又未规定立案瑕疵之补救方法,致使执行人员承办该类案件时不知所措,只能内部退按处理,这又极大损害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和 送达之日起2年内另行申请。3、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效力问题。强制驳回执行申请后,执行程序无法启动,执行措施便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应依法予以撤销,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