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法院在重要情节方面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不同的二审判决,允许当事人上诉、检察院抗诉;二是辩护律师认为二审判决确有错误,经律师事务所或主管司法行政机关领导的 要由法院决定,而检察机关囿于其诉讼角色定位又不会专为被告人利益提出抗诉,这又使得被告人寻求特殊程序救济的行为期待被人为窒息,实际救济机会微乎其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1.html -
了解详情
第207条。它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检察院驳回再审申请;(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做出裁定; 初步的理顺。按照原来的规定,当事人既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但当事人为了保险起见,往往同时提出。检察院和法院又不通气,都进行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3.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职能的发挥,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当明确具体地规定法院在检察机关送达抗诉书后的审结期限。当然,可以因为案件复杂程度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审理期限,对于 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分权制衡的政治理论是检察权产生的根源,监督、制衡是检察机关安身立命之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的监督信息进行监督制约。而检察监督制约机制则通常是由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来启动,其监督信息的获取亦主要来源于当事人,当事人监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 诉讼程序时应当特别注意的。②参与诉讼。我们认为,检察机关除了通过提起诉讼、抗诉对法院诉讼行为进行监督外,还可以通过参与一些重要的诉讼案件与非讼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检察长提出的超过诉讼时效且没有正当理由的请求,法院可以驳回。(4)检察长提起抗诉受到时间限制。笔者认为,以上修改表明立法者在努力为检察机关划清其所 不予受理的批复》认为,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做出的查封财产裁定提出抗诉,于法无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笔者认为,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48.html -
了解详情
查阅案卷,建立证据展示制度实际上毫无必要。论客观与诉讼关照义务原则 5.在全面抗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前所述,本来,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及客观与诉讼关照义务 没有展示的,该证据不得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6.建立确保检察机关全面抗诉的程序机制。考虑到就二审程序而言,即使检察机关疏于提起对被告人有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94.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二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有当事人申请,还有人民检察院抗诉。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无权提起再审。这些提起再审的主体,虽然 、第一百八十五条之规定,再审提起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抗诉、当事人申请,这是特定的。各级人民法院只是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不能由法院主动提起,而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被害人方申诉才能提起;对于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可以由法院主动提起。[13 任何形式的法院职权运用都与当事人主义背道而驰。[15] 至于检察机关对于生效裁判的抗诉应否必然启动再审程序,从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及其职责看,保留现有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0.html -
了解详情
确有错误的裁判;而且,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抗诉,从而引起再审程序,这就必然会引起审判监督权以及法律监督权的扩张,违背 予以纠正;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者,也可以主动对法院所作出的生效裁判,借助抗诉引起再审程序的方式行使其法律监督权。由此可见,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将再审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4.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相结合原则,三个方面都可以提起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抗诉,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有错误可以 ,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从上述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提起再审主体有各级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