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从以上可以看出,就启动再审程序的条件而言,只要生效 、裁定如发现确有错误,皆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各级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在一定条件下,皆有权提出抗诉。裁判文书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70.html -
了解详情
应予纠正的处罚不当现象,公安司法人员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没有法律根据,可以视为超越法律限度的诉讼行为,显然违背了正义的价值诉求。导致这一做法 内,没有将该制度的改革完善纳入探讨范围。 [12]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0年发布的《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工作问题解答》([2000]高检捕发第1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1月18日起施行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这些法律文件对刑事诉讼法中某些过于原则的规定 由检察机关实施,但修正后刑诉法实施以来的现实表明,现行对诉讼活动的监督机制尚存在不足,检察机关实行诉讼监督的实践还不尽人意,仅就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45.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以上可以看出,就启动再审程序的条件而言,只要生效裁判 、裁定如发现确有错误,皆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各级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在一定条件下,皆有权提出抗诉。 裁判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
背景 附条件逮捕在司法实务中的实践,源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朱孝清副检察长2005年5月11日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概括其有关讲话 长期作案、多次逃脱法律制裁的黑恶势力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逮捕,结合其它诉讼活动的有效进行,取得了除恶务尽,群众满意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14]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61.html -
了解详情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明确规定。199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为司法机关认定财产来源不明罪提供可靠证据。 3、允许新闻媒体依法监督申报义务人的公私经济活动。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形象地说:新闻媒体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59.html -
了解详情
背景 附条件逮捕在司法实务中的实践,源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朱孝清副检察长2005年5月11日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概括其有关讲话 长期作案、多次逃脱法律制裁的黑恶势力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逮捕,结合其它诉讼活动的有效进行,取得了除恶务尽,群众满意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14]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108.html -
了解详情
欣.论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A]//田平安.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509. [3]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民事检察制度热点问题探索[G].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509. [4]黄松有.强制执行法起草与论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809.html -
了解详情
是正确应用法律的基石,它是查明案情的唯一手段,是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它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全部过程,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必备前提。基于此,对 。那么,哪些是律师看到的主要证据呢?根据1998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91.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一致的。这就造成目前理论和实践中对刑事疑案是否应当赔偿争论不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也截然不同。第四,现行《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违法原则 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其拘留、逮捕司法行为并不具有违法 性。刑事诉讼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审判中又有一审、二审、再审等程序)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