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认定犯罪性质;必须认真考虑犯罪情节;综合考虑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死刑复核案件仅以超过半数的多数通过的做法也应加以改进,由以2 / 3 以上的 ,同时,也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最严重的犯罪分子并鼓励罪犯悔罪自新,符合世界上限制适用死刑的趋势,并表现了我国刑罚的特点,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4.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或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已分别构成抢劫罪、盗窃罪,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苗振经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二万元。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苗振经有期徒刑十五 死刑的判决、裁定,不能视为该二审或者死刑复核程序已经终结。因此核准死刑的判决、裁定是否生效,应以是否已经送达被告人为标准。至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3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中华法系也从名词概念到制度架构全方位地发生蜕化和质变。帝制取消,共和肇建,死刑的最高决定权不再专属于某些个人,而是交由独立的司法审判机关施行。而此前获罪, 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对秋审制度的利弊也略作了评析,并指出了它对中国当代死刑复核的借鉴意义。此文的亮点在于,作者利用了新近出版的史料,对清代秋审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37.html -
了解详情
心里有罪恶感,为立法缺陷而扼腕,也可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因而,对被处死刑的一般刑事犯,只要不是罪大恶极、人身危险性及社会危险性极大,非杀不可的,应给其 不是很大,或者无此必要。至于审批机关,为了与我国现行死刑复核程序相衔接,可由被处死刑者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减刑、赦免的请求,由院长批准是否准予以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69.html -
了解详情
已满七十五周岁中审判的时候应指判决确定之日,即行为人在一审、二审和死刑复核期间已满七十五周岁。[23]对于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应理解为 前引[19],第488-526页。 [30]引注同[25]。 [31]参见刘宪权:《废除死刑与提高生刑期限关系比较探析》,载《法学》2011年第10期。 [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98.html -
了解详情
满七十五周岁中审判的时候应指判决确定之日,即行为人在一审、二审和死刑复核期间已满七十五周岁。(23)对于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应理解为 刑法修正案(八)》的刑罚结构调整。有学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废除部分犯罪的死刑、强化社区矫正等规定奠定了我国调整刑罚结构的基调,而从宽处置未成年人犯罪及老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83.html -
了解详情
后,逃离现场。2010年7月,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李昌奎死刑立即执行,并赔偿王家3万元。一审后,李昌奎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在自身运行的领域显露主动进取的锋芒。这其中对死刑适用的司法决策效应最为显著。以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为标志,司法机关开始将宽缓化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82.html -
了解详情
12月1日发布的《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第二部分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 [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办理 》,载《湖北日报》2005年4月1日;雷宇等:《湖北高院严把死刑复核关 佘祥林没被错杀成典型》,载《楚天金报》2005年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60.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在实践中显现出一些弊端,好在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注意到该问题,已决定将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 (五)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我国,人权保障存在的 核准权,这是一项维护宪法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维护刑事法治公正,切实减少死刑适用的重大措施。 (四)完善禁止酷刑的立法 随着人权认识的深化和保护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33.html -
了解详情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生效裁判文书一般应当在互联网公布。死刑复核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特殊的审判工作程序,选择其中具有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的裁判文书进行公布,有助于人民群众了解死刑政策,有助于下级法院进一步统一死刑裁判标准。因此,《暂行办法》规定,具有指导意义的死刑复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7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