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的核心,而且审前准备鲜有当事人参加,即使当事人参加,也经常是法院与当事人的单方接触,这种做法使法官难以保证中立性和公正性,致使开庭审理形式化。因此,改革审 程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设立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七种证据中,书证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经常被运用。司法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6.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查和收集,这将有利于提高证据调查的质量,确保司法公正。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相联系。民事诉讼中的失权是指当事人(含第 法院应重新为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也有代表认为,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并不会影响当事人的举证,举证期限应继续计算。还有代表认为,如果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举证期限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鉴定就是运用专门知识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的鉴别和判断活动。民事诉讼中的鉴定,通常有医学鉴定、文书鉴定、会计鉴定、技术鉴定、产品质量鉴定、行为 并完善相关的证据规则,是规范鉴定结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理论上、认识上明确鉴定的性质以后,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步骤可逐步完善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专业鉴定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前提和条件 举证责任转移必须以举证责任分配为前提,法律对举证责任承担有明确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确定举证责任承担。当法律对举证责任承担无明确规定时, ,在某些情况下,按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所得出的结论却与证据距离理论相反。(注:参见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载《法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4.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的樊篱,提高了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宣告了诸如宣誓这样的证据外的制度的终结。继尤理乌斯。格拉查(JuliusGlaser)提出证明 。这种观点侧重于解决当案件事实于最终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判决何方当事人承担不利诉讼后果,因而称之为结果责任说。笔者认为,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是两个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或违法行为,这大大减轻了被侵权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因为此时他无需证明侵权事实问题,只需就赔偿额问题举出损害程度的证据),从而达到诉讼效益的 作出的裁判有两种形式,即维持和变更。当作出维持判决时,即意味着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未显失公正,这时就有一种可能性,即行政处罚决定有一般的偏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在充分解决程序、效率方面的问题之后,着重解决证据方面的问题,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措施就是强化“举证责任”,举证责任一向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问题,举证责任的分配 应由提出该主张一方承担结果责任即该主张不成立,从逻辑上看,一个主张的相反主张不成立,则可推出本主张成立,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足以推翻举证事实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0.html -
了解详情
在讯问证人之前,法院须用裁定说明它认为哪些是争执点以及它将调查哪些证据。为落实上述原则,必须把民事诉讼分成3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当事人提出诉讼文件 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申请执行作为权利,当事人既可以申请,也可以放弃。这是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同时,由于有些涉及到公民生活急需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9.html -
了解详情
:一类为举证责任规范,包括举证责任分配规范、推定规范等,表现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责任要件。在法国,其民法典中的“证据”一章通常规定书证、人证等证据方法的 ,有学者将客观举证责任称为证明责任,并认为诉讼中的提供证据责任(主观举证责任)是证明责任的“投影”,即“如果没有证明责任的存在,也就没有本证与反证的划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4.html -
了解详情
一、自认性质界说一般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从广义上来说,它还包括被告对 条第l项的规定可以视为明示自认。《规定》第22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认可或不予反驳的,可以确认其证明力。这可以认为是默示自认。司法解释虽然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