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死刑政策之价值。笔者认为,就刑事实体法即刑法角度而言,慎用死刑政策的切实贯彻有赖于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合理衡量死刑案件的情节,并适当参酌案外相关 的一贯表现来说,相关刑法理论和罪犯改造实践反复证明,犯罪人是初犯、偶犯还是累犯、惯犯,其平时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是立功受奖还是屡屡违纪、违法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04.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人民检察院可以派员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刑事诉讼法第66条)。起诉法定主义(刑事诉讼法第141条)和不起诉法定主义(刑事 证明犯罪行为人,查明法律所要求的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以及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来反映证明目的,具有可操作性;但又由于对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映论和真理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1.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时期内的价值选择。 推定作为一种特殊的案件事实认定机制,其在刑事司法中的价值在于通过降低某些案件的证明难度,从而达到对某一类或某几类具有严重的社会 降低刑事证明的难度。我国学界普遍认为推定降低证明难度的方法就是转移证明责任、降低证明标准,如认为在达到证明标准的问题上,推定要求较低而推论要求较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5.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第197条人民法院对于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 控制社会矛盾的需求,刑事案件的和解呈现出扩张趋势,为了规范刑事和解,有的地方司法机关制定了内部指导规范,[1]而有的地方司法机关则依据《标准》考察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4.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没有地位或级别之分,对其评价是通过判断其是否具有鉴定资格、知识等标准来进行的,即对其评价只有鉴定能力适格与不适格之分,而不应该有地位或 ,是稳定的,正是这种确定性使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得以固定,使其能够获得司法人员和案件当事人的信任。代理刑事案件的律师对于可能性大、难以排除、不排除、多种可能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5.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合理怀疑。 1. 刑事诉讼中存在的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中理想的证明标准是排除一切可能性, 也就是客观真实标准。该标准要求法院判决中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实际发生 日本刑法学家小野清一郎教授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小野富有创意地将证明责任与犯罪论体系联系起来考察, 认为应当区分犯罪构成要件事实与妨碍成立犯罪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0.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合理怀疑。 1. 刑事诉讼中存在的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中理想的证明标准是排除一切可能性, 也就是客观真实标准。该标准要求法院判决中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实际发生 日本刑法学家小野清一郎教授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小野富有创意地将证明责任与犯罪论体系联系起来考察, 认为应当区分犯罪构成要件事实与妨碍成立犯罪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者是如何以刑法规范为标准,进而认知犯罪的客观过程作一描述,以求得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共许前提或基本平台。 就司法处理刑事案件的基本步骤而言(这里的司法 的实践中它们又的确是真实、并无须证明而自然存在着。无论是从根本上审视还是就实用层面论,由于价值问题关涉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伦理和道德底线,故作为国家最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4.html -
了解详情
的标准,又要有内在合理性可操作的标准。[⑨]司法上的犯罪化(实质的犯罪论)实际上是因为社会生活事实的变化,在刑法条文可能具有的含义内,对刑法做出同时代的 法官进行适用解释。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1)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即成文法规则的局限性和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始终是一对矛盾;(2)最高司法机关所做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9.html -
了解详情
诉与不诉、判缓与不缓,而不起诉裁量权(相对不起诉)更是可以直接决定刑事案件的终止与否。在审判程序中检察机关是控辩一极,不告不理的原则使公诉方 (签署逮捕证的情形)。[45]而我国的逮捕证明标准(包括起诉、判决的证明标准)都是从证据的客观性和强调案件真实的角度来制定的,忽视了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对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