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作出裁判;(4)对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等类案件,必须有当事人到庭才能审理清楚的纠纷,被告一方仅提出抗辩而不到庭,法官可以依据民诉法的 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5.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的。2.程序标准。如果争议事实对所有诉讼参加人都已完全明了,或者虽然没有完全明了但当事人却达成了纠纷解决的合意,那么诉讼的正当性一般不会存在问题。但问题 ,我们很难在一般意义上归纳出关于正当性的规范性标准。这样的归纳必须限定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制度背景和特定的文化传统中来进行。二、正当化机制的变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2.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将第三人与原告、被告之间的诉讼合并审理,一并作出判决,可以简化诉讼程序,彻底解决彼此有联系的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义务。是否成为第三方,完全在于成员方自己的意愿。 ⑵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如果是经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的,必须参加诉讼;而第三方则没有此种强制义务,DSU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3.html -
了解详情
。[3]司法鉴定人作为一种中立的诉讼参与人,其参加诉讼的目的在于客观中立地鉴定案件中有关事实方面的专门性问题。因此,无论是当事人委托的还是司法机关指定的 鉴定活动,而不从属于委托的当事人或司法机关。如,“德国的诉讼制度把司法鉴定人的性质理解为法官的助手,因此要求司法鉴定人必须中立于双方当事者。一般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遮遮掩掩,检察机关亦不能借口法律监督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所有审判活动横加干涉,而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特别是就审判机关而言,应当对检察机关正常的 当事人一方往往是数目众多且处于相对弱势的受害人。如果按照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那么,这些受害人就应当一并参加诉讼并在法庭上举证、质证和辩论。显而易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1.html -
了解详情
是侵权行为法可以及于任何第三人,而不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使用侵权行为法保护商业秘密,有两个潜在的障碍:一是受害人必须证明自己是某一个合法权利(或者利益)的享有 商业秘密的证据,不仅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还应规定,参加诉讼的全体人员对所出示的证据负保密的义务,不得泄露,也不得擅自使用。(五)尽早制定专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5.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机制上柔性程序观。柔性程序观强调程序在运用过程中的可变性。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具体案件审理的程序会因参加诉讼的主体不同(如我国古代有“为尊者讳”的观念, 诉讼文化传统,其主要缘由在于纠问式诉讼制度的长期统治。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被客体化,亲历诉讼的人在诉讼中连最基本的权利都不能得到保障,惧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3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件尚未 ,第138页。 [4]花玉军:《民事再审程序证据适用问题研究——以再审之诉为视角的探讨》,载《审判监督指导》总第13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11.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的相关规定“原则宣言”对犯罪受害人的权利保护,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1、参加诉讼的权利。近现代各国的刑事诉讼,大都奉行国家追诉主义,并且,这种国家 陈述的权利。”因此被告人在合议庭形成判决以前,仍有最后影响判决的机会和权利。但同为对等的当事人,被害人却没有对等机会。(3)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益,检察院起诉时已依法告知被害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权利,并已向法院提供了被害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及详细住址,但法院并没有传唤被害人参加诉讼 2项、第151条第1款第4项规定,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被告人和被害人等。人民法院开庭前应当传唤当事人,传票“至迟在开庭三日前送达”。对此,应加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