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重大改革问题,特别是需要修改婚姻法第11条关于行政机关主管婚姻登记纠纷及其相关的行政法规。这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民政部及相关国家机关进行调研,然后通过 规定按行政诉讼处理。而且这类婚姻纠纷,已如前述,性质上属于民事纠纷,按照行政诉讼程序难以解决。将其统一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处理,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608.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因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努力方向相去甚远,学者在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中也无从发挥他们当初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发挥过的那种积极作用。)。所幸 佛山市中级法院2002-2004年的统计,因用人单位发生股权变更、转制而引发的纠纷就占了该院受理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总数的40%。参见《对佛山市群体性劳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9.html -
了解详情
性审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认定最终解决民事纠纷,而行政诉讼的目的仅限于解决行政纠纷;第二,审查范围不同。附带性审查范围是有限的 的依据。 10、该批复明确指出:对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专利权或者注册商标专利权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就同一专利或者商标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无效宣告请求复审决定或者商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69.html -
了解详情
院长肖扬》,载中国法院网, 2004-03-11。 9、佚名著《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离》载//lunwen.lawtime.cn,2006-10-26。 10、佚名著 应当分离,将调解重新定位于一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我国的非讼化民事调解制度。笔者认为此思路亦不可取,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3.html -
了解详情
的依据。这集中体现在行政裁决诉讼之中。例如,土地确权纠纷,本身为民事纠纷,应以民事诉讼之方式解决。但我国立法基于公共利益与行政管理之需要,将 监督程序纠正,不宜直接作出与其不一致的判决。 其次是职权法定原则,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应各司其职在法律规定的管辖 范围内行使不同性质的审判权,对某些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24.html -
了解详情
此基础上延伸至权利保障和权利发展,同时考虑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国家意志;司法权;诉讼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写作年份】2007 ,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予以把握: 首先,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还是应该定位在纠纷的解决上面。作为整个社会纠纷解决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诉讼所特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51.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 理论和实务界研究调解制度的文章不胜枚举,但专门研究有关人民调解制度与民事诉讼相互衔接的文章寥寥可数。笔者在总结自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此发表 )对案件进行调解,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诉讼阶段。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部分民事纠纷,减少进入审判程序案件的数量,化解目前法官繁重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54.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处理问题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法律、法规赋予了行政机关解决某些民事纠纷的权力,但法律、法规从来没有排斥法院对这类纠纷的 基本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王贵松主编:《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的难题――焦作房产纠纷案的反思与展开》,法律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7.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行为。其中确定主要包括颁发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证与房屋产权证书;认定包括对解决合同效力的确认,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证明包括各种学历、学位证明及居民 法规的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在一些特殊领域,行政裁决得到了广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9.html -
了解详情
令第152号)第十三条规定:凡林木、林地权属有争议的地方,在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进入争议地区砍伐林木和从事生产、基建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其他组织相互之间发生的与其行政职权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的活动。山林权属纠纷实为民事纠纷,只因法律授权人民政府对山林权属纠纷的行政裁决权,并且明确规定这种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