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止利益冲突,只要这种活动或者任职同这些公职人员任期内曾经担任或者监管的职能直接有关;(六)确保私营企业根据其结构和规模实行有助于预防和发现腐败的充分 一、各缔约国均应当采取必要的立法和其他措施,将下述故意实施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直接或间接向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53.html -
了解详情
时还应当结合具体的损害后果,受害人、致害人主观的过错情况等综合认定,责任划分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赔偿请求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法官要下决心并不容易。 8、赔偿 种间接故意行为,对此我们持不同意见,民法中没有必要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只要确定加害人的行为是不是故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加害人的责任问题。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37.html -
了解详情
下,如何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我国刑法规定,各种犯罪在主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犯罪的故意或犯罪的过失要件。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态度支配下实施的,确认 通过以上分析,被告人沈兴鹏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但是这种故意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呢。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最关键的区别是意志因素不同,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01.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在制定法中所使用的犯罪定义的表达方式,上述两种心理状态都可以构成故意 [13]适用该观点的典型案例是Hyam诉DPP(1975)案。 [14] (二)轻率 [ 认识状况与意志态度的组合为基准的,罪过形式分为两种(故意与过失)四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轻信过失与疏忽过失);而且通行理论认为,同一法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58.html -
了解详情
贸易协定也作出了与Trips近似的规定,只是不再使用“未披露的信息”的概念,而是直接使用“商业秘密”的概念。且Trips产生之前,国际商会、欧共体等国际组织也曾试图对 ,但具体的理解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还有不同看法,一是故意是仅限于直接故意,还是也包括间接故意;二是第2款规定的行为是否可以过失(疏忽大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65.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有单位实施了该罪规定的行为,也只能对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其刑事责任。就自然人而言,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 不应构成本罪。对此,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故意是仅限于直接故意还是亦包括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意欲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7.html -
了解详情
该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安全与统一。[6]这几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其直接客体是“国家的统一”,而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包括“民族团结”以及“国家安全”。按照我们的 或者放任。对结果犯而言,我们可以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上判断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但对于那些非结果犯如行为犯、举动犯而言,则不能也无法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33.html -
了解详情
了乙,致甲负伤而致乙死亡。对于这样的情况,行为人如果对乙的死亡存在间接故意,那么对甲应成立杀人罪(未遂);对乙应成立杀人罪(既遂), 法律问题变得捉摸不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称“违法性认识”、“违法性认识错误”或许更为直接明了。严格意义上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即禁止性错误与本文所称社会危害性认识错误是等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1.html -
了解详情
。此外,“‘原因自由理论原本只为了弥补刑事立法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旨在为故意或过失招致的精神障碍行为,寻求给予处罚的合理根据。’而上述负有特定义务人之 ;如果预见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却放任不管,就可能是间接故意。但是,无论如何行为人不可能出于直接故意:其一,行为人不可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6.html -
了解详情
本公约参照TOC公约和禁毒公约确立了适用于腐败犯罪的犯罪构成的原则:主观故意或犯罪目的等主观要素,“可以根据客观实际情况予以推定”[36].在时效方面, :“各缔约国均应当考虑采取必要的立法和其他措施,将下列故意实施的行为规定为犯罪:㈠直接或间接向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任何人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