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罪名,在司法实践上适用需要特别审慎。但在本案中,无法确定吴某系以放火还是爆炸的手段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定罪。其次,吴某等人 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70.html -
了解详情
也越来越大,利用交通工具进行犯罪的行为也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交通工具的危险性足以与放火等方法的危险性相比较。但是,本案被告人孙进虎所使用的方法只是上路拦车 是利用高度危险性的交通工具犯罪,因此,他举拐杖拦车的这种方法本身不具有与放火等方法相当的危险性。其次,本案被告人孙进虎上路拦车要钱是造成交通事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155.html -
了解详情
,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重伤,死亡,或者公私则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区分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关键不在于行为人对禁火令是否明知和对用火行为是否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用火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可认定有放火犯罪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用火不慎,对行为的后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773.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引火物直接点燃液化石油气罐并已形成火势,因扑救及时未酿成火灾后果,认定放火罪比较符合被告人客观上实施的行为。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所燃液化石油气罐本身 特定多数人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造成危害。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般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方法相当不特定方法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54.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进行报复和破坏,是对医院没有满足其犯罪要求的报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放火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追求的犯罪目的是两个不同目的:分别是报复、破坏和敲诈勒索。这并不属于刑法理论上的牵连关系,而是两个独立的罪行。故应认定为放火罪与敲诈勒索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江西广丰县人民法院高莉芳...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14.html -
了解详情
以放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公诉认为:被告人赵某为泄一时气愤,不计后果地放火烧毁了被害人唐某家的蔬菜大棚,而该大棚附近有一所大专院校,还有380伏高压 学校等公共安全。辩护律师要对它进行反驳,就必须用事实得到它的矛盾判断:被告人放火烧毁蔬菜大棚并未威胁到高压线及附近学校等公共安全,即赵某是对位于田地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470.html -
了解详情
晚,被告人林某酒后携带火柴和汽油来到被害人孙某居住地,欲对被害人孙某居住的房屋实施放火行为。当被告人林某站在该房屋东侧的简易仓房上,准备向房屋的顶部攀爬时 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三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林某犯放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林某未提出上诉,公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523.html -
了解详情
从远离经营场所的被告家中叫醒带至现场。事发后,被告以他人放火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决定按“放火”立案侦查,至今尚未破案。原告石某认为:我租赁原告家西邻吴 :1、我不是本案适格被告。造成原告财产损失,是因他人放火所造成的,该案公安部门已按“放火”立案侦查,目前尚在侦查中,故原告的损失应由犯罪嫌疑人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652.html -
了解详情
从远离经营场所的被告家中叫醒带至现场。事发后,被告以他人放火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决定按“放火”立案侦查,至今尚未破案。原告石某认为:我租赁原告家西邻吴 :1、我不是本案适格被告。造成原告财产损失,是因他人放火所造成的,该案公安部门已按“放火”立案侦查,目前尚在侦查中,故原告的损失应由犯罪嫌疑人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797.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谅解。2018年12月8日,王小被公安机关抓获。 樊城区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小故意放火焚烧他人财物,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王小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关于辩护人认为王小不构成放火罪的意见。审理认为,王小为了泄愤对停在被害人王大住处门口的车辆实施放火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2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