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规定”,并非否定离婚协议适用合同法。婚姻关系的确是一种身份关系,通常不能受合同法的调整,但在婚姻关系领域内也有一些涉及财产分配的合同,这些合同或者 财产分割、子女抚育条款等均系出于解除双方身份关系的动机。因此,上诉人基于离婚事由将自己婚前的个人财产处分给被上诉人的行为,可认定是一种目的赠与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491.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手续这一特定形式要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本案中原、被告虽然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但双方未持此协议书到婚姻登记 登记这一特定的形式要件,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不具有法律效力,离婚协议书中所约定的财产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95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请求法院撤销房产赠与。根据离婚协议中约定,李文和张倩将二人共有的房屋赠与儿子李某,他们与李某之间就形成了赠与合同关系。《合同法》第一百 作为赠与人可以撤销房产赠与。【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首先,民政部门备案登记的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因财产分割发生争议的,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291.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中的赠与不同于合同法中的赠与,其不应当然适用合同法中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离婚协议往往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赠与等变更身份关系后财产关系的约定, 并具有保护、照顾未成年子女利益的道德性质,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最后,夫妻双方协议将房产赠与子女是双方共同为子女设定权利的行为,夫妻一方无权单方面任意撤销赠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40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个人债务,遂裁定中止对涉案房产的执行。【分歧】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离婚协议中约定的不动产归属,是否可以直接引起物权变动。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能 三是排除恶意的合意直接引起物权变动。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依附性,导致当事人之间债权等合同形成的合意直接决定着物权变动效果的发生。一份具有当事人“善意”合意内容的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82.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中的赠与不同于合同法中的赠与,其不应当然适用合同法中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离婚协议往往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赠与等变更身份关系后财产关系的约定, 具有保护、照顾未成年子女利益的道德性质,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最后,夫妻双方协议将房产赠与子女是双方共同为子女设定权利的行为,夫妻一方无权单方面任意撤销赠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1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个人债务,遂裁定中止对涉案房产的执行。 【分歧】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离婚协议中约定的不动产归属,是否可以直接引起物权变动。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能 是排除恶意的合意直接引起物权变动。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依附性,导致当事人之间债权等合同形成的合意直接决定着物权变动效果的发生。一份具有当事人“善意”合意内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87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个人债务,遂裁定中止对涉案房产的执行。 【分歧】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离婚协议中约定的不动产归属,是否可以直接引起物权变动。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能 是排除恶意的合意直接引起物权变动。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依附性,导致当事人之间债权等合同形成的合意直接决定着物权变动效果的发生。一份具有当事人善意合意内容的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865.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婚姻房产 离婚协议 案情: 李某和马某在1999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2007年,双方协议离婚,后于2008年登记复婚。2011 财产归各自所有。 “双方各自名下的其他财产”是指双方各自名下的个人财产还是指双方各自名下的其他共同财产?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753.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韩某和被告李某原系夫妻关系,2013年2月份,双方在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双方约定:双方共同所有的房屋、家具等财产归原告韩某所有,离婚后李某每月 属于实践性合同,李某作为赠与人可依其意思表示任意撤销赠与合同。本案中,被告李某已将其不愿继续履行离婚协议而撤销赠与之意思告诉原告韩某,故法院不能支持原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2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