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继续审理。 法院判决后,被告人陈某被抓捕归案。 【分歧】 陈某在取保候审期间脱逃行为是否应从重处罚?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陈某不遵守法律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对其从重处罚的理由。至于脱逃的情节,司法机关可以根据取保候审采取的保证方式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缴纳保证金的,对保证金予以没收;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158.html -
了解详情
某犯罪证据充分,同意以于某涉嫌犯故意伤害罪对于某执行逮捕。但于某在取保候审期间藏匿,公安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均无法找到于某。2004年3月18日,于某 故意伤害犯罪行为进一步追究的客观后果。因此,其以后向检察机关自动投案,是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补救行为,该行为的效果也只起到使其恢复到接受司法机关继续追究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636.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的投案)。对此类情况能否认定为自首?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取保候审期间“脱保”,又重新归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认定为“自首”,应从自首构成 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对于被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后,又“脱保”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其已失去自动投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4992.html -
了解详情
种强制措施。徐某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说明其已经是归案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擅自离开居住地打工,属于违反法律规定行为。其后续的投案自首行为是对取保 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执行,给犯罪嫌疑人一个自我悔改的机会。本案中,徐某违反取保侯审相关规定,擅自外出打工,脱离有关机关的监控后再自动投案的行为难以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3069.html -
了解详情
宜,以利后案的侦查及并案起诉等工作。检察机关虽也认为应并案处理,但以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异地犯新罪的管辖问题无相关明确规定为由,不同意撤回起诉,提出应由甲法院以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哺乳期满等理由逮捕被告人。甲法院在分析检察机关的意见后认为,本案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456.html -
了解详情
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本已具备一定悔罪之意,但其在取保候审期间擅自脱逃,逃避法庭审理,以致造成案件长期拖延,虽然其后来又主动回来接受法院 。 评析 本案的焦点就是吕国升案发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审理期间脱逃后又回来接受审判这一系列行为是否构成自首。 一、自首作为法定量刑情节,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78.html -
了解详情
,同年11月被告人陈某潜逃,2005年12月12日主动到检察机关报到。 对于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又自动归案的是否认定投案自首,有二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了国家的诉讼开支,应当鼓励,可以认定为投案自首。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再自动归案,不符合投案自首的法律规定,不应认定为自首。笔者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44.html -
了解详情
某犯罪证据充分,同意以于某涉嫌犯故意伤害罪对于某执行逮捕。但于某在取保候审期间藏匿,公安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均无法找到于某。2004年3月18日,于某 故意伤害犯罪行为进一步追究的客观后果。因此,其以后向检察机关自动投案,是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补救行为,该行为的效果也只起到使其恢复到接受司法机关继续追究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78.html -
了解详情
可疑,被公安机关盘问后如实供述了盗窃事实。陆某被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陆某再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2900元。对陆某可否认定为 是考虑到罪犯人身危险性较小,另一方面是基于能使案件及时侦破的政策考虑。陆某在取保候审时供述的盗窃事实是已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因此谈不上有利于及时侦破案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634.html -
了解详情
王某某自动到长沙县黄花镇派出所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分歧) 抓获后解除取保候审期间自动归案的行为能否认定自首? 一种意见认为,王某某犯罪后就被抓获,进行 ,不能认定为自首。 另一种意见认为,王某某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已解除取保候审),且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8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