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受害人只是受了重伤,没有死亡,不符合间接故意杀人的要件。公诉人既说到是间接故意杀人,又提到是杀人未遂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是矛盾的。被告人购买 ,也没有同归于尽的行动,没有更多证据证实被告人想剥夺受害人的生命。因此,定故意杀人证据上不足,应定故意伤害罪。二.受害人有严重过错。本案的起因是因为被告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219.html -
了解详情
的阻力使行为人无条件继续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停止犯罪是被迫的,这种情况无疑属犯罪未遂;2?比绻?行为人虽然受到了外界阻力,但这种阻力并不足以使犯罪继续进行丧失条件 犯罪,但经过外界的影响最终决定停止犯罪的情形。本案中,高某行为属杀人未遂还是杀人中止,关键就是看外界的阻力是否使高某有条件继续犯罪。高某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3.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那么,故意杀人未遂应当如何量刑呢?杭州专业刑事律师整理了以下知识供您阅读杀人不致死 二条的规定,对该行为予以认定,然后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适用未遂的规定。具体几年还得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三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084.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该案按直接故意杀人罪判处的证据不充分。同时,该案也不能构成间接故意杀人。因为间接故意杀人罪不存在未遂犯,只有在被告人放任死亡结果发生,而且死亡结果实际 不同的,即故意的内容不同。故意伤害,行为人是为了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故意杀人未遂,行为人不是为了损害他人的健康,而是为了剥夺他人的生命。之所以未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49.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造成被害人轻伤或重伤的结果,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容易造成混淆。但是,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主要区别不是在行为的危害结果上,而是在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上的不同,也即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具有的主观故意不同。故意杀人未遂,虽然只造成被害人人身健康的伤害,未剥夺他人生命,但是其犯罪时具有非法剥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170.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造成被害人轻伤或重伤的结果,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容易造成混淆。但是,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主要区别不是在行为的危害结果上,而是在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上的不同,也即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具有的主观故意不同。故意杀人未遂,虽然只造成被害人人身健康的伤害,未剥夺他人生命,但是其犯罪时具有非法剥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85.html -
了解详情
杀人罪(未遂)。但其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从轻处罚;故意杀人未遂,可从轻处罚。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 被告人刘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犯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宣判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179.html -
了解详情
其犯罪未能得逞。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定罪原则,黄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未遂)。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分析如下:第一,本案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 安全。因此,从犯罪构成要件分析,黄某实施的一个投毒杀人行为同时构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属于两罪想象竞合的情形。第二,根据想象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34.html -
了解详情
上都是故意犯罪,且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二是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未遂。二者在主观上也同属故意犯罪,但客观上都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尽管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往往没有利害关系,犯罪人主观上也没有明确的杀人动机和目的,但行为人在行凶时,对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关心的态度。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88.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手段入户抢劫他人钱财,为掩饰行为而杀人灭口,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 基本案情: 被告人(未满18 的上述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被告人未满18周岁且系故意杀人未遂能否成为其减轻处罚的情节。 裁判理由: 依据《刑法》相关规定,被告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5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