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辩护人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办案机关提出刑事和解申请,口头形式应当记录在案。符合本规定的,办案机关应启动和解程序 进行。当事人中有未成年人或者非完全责任能力人的,和解时应有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监护人出席,并对和解结果进行确认。刑事和解应当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56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人事法律办事,那么不仅可能引起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纠纷,而且还可能涉及到承担刑事责任。1.强迫职工劳动罪《刑法》第244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 为上。2.深入交流在初步选定律师后,要与律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的业务能力和人品。在交流中要听律师讲解、分析案情,虽然委托人的法律知识不如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867.html -
了解详情
于关注亦系造成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之一。综上,在多因一果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并存的情况下,造成了原告损害结果的发生。故由法院根据违法具体行政 保护,但原告的合法权益只是以判决书的形式予以了固定,因王卓已丧失履行判决的能力,因此,原告的合法权益并未真正实现,应视为原告穷尽其他救济途径而索赔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95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通过精神病鉴定可能认定王栋作案时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其虽有自首情节,但考虑到其作案手段残忍,建议维持原判。 原判。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王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从作案动机中取得突破 经过审阅案卷,我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1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规定较重的制裁方法。 一般而言,下列情况没有设置刑事立法的必要: 第一,刑罚无效果。就是说,假如某种行为设定为犯罪行为后,仍然 要从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来分析。 第一,犯罪主体,许属霆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第二、犯罪的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已经受到了侵犯。 第三、犯罪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48.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罪属于举动犯,只要有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哪怕是刚刚着手,都应按追究刑事责任,被传授人是否完成行为人所计划的传授行为,只能作为影响案件社会危害性和量刑的 犯罪的主体;而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要件不同。教唆犯罪的故意是有意识地引起他人的犯意,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53.html -
了解详情
该罪的本质特征);再次,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亦即年满16周岁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同时单位也能成为本罪主体;最后,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122.html -
了解详情
该罪的本质特征);再次,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亦即年满16周岁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同时单位也能成为本罪主体;最后,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79.html -
了解详情
此观点有些失之偏颇。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犯罪行为人利用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分辩是非能力差、易受教唆的特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把教唆的对象仅 的打击和惩处。因此,笔者认为:教唆犯罪的对象应不受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这一限制为宜。(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法院) 【浏览 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99.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地揭示了犯罪故意的内涵与外延,因而这一学说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刑事立法的依据。例如,沙俄1903年刑法典指出:不仅在犯罪者意欲犯罪的时候,其 犯罪行为时不能说它是客观行为,那么从研究方法论来说,时刻都只能在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行为这一整体的意义上去谈论犯罪行为,研究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