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因此盗窃借条类似于盗窃银行存单的性质,侵犯了真正债权人的财产所有权,应构成盗窃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犯罪嫌疑人事实上是知晓了他人 亲友的财物一般不以犯罪论,即使要处理的也要与社会上的盗窃相区别。王某是被害人的女婿,其情节较轻,可以犯罪论处。 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77.html -
了解详情
的国家工作人 员不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以盗窃罪的共犯论处。基于此,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由于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同源相似性, 因而对于内外勾结伙同侵占 的人员的,应认定为侵占罪(盗窃罪、诈 骗罪),对其他共同犯罪人也按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定罪处 罚。"分别定罪处刑说"则认为,对于无身份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739.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规定。台湾刑法曾经将电磁记录作为盗窃罪的行为客体,诈骗或窃取他人虚拟货币宝物及窃取他人账号等行为均按盗窃罪或诈骗罪论处。但后来的刑法修正案新增了妨害电脑使用罪 的占有人如果具有使他人足以相信其享有该权利的表象,并且事实上行使该项权利,也应当对其加以保护。占有与准占有的区别在于,占有是对有体物的支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936.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诈骗、抢夺罪,但并不意味着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而是意味着行为人有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故意和行为。本案中,李某有盗窃的故意, 抓捕,当场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所以构成抢劫罪。很显然,这两种意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要求盗窃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上,因为本案中手机价值仅为800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98.html -
了解详情
: 正确认识赠与、彩礼和借婚姻索取财物:赠与是财物所有人自愿将自己的财物无偿送与他人的行为。具有自愿性、无偿性,除法律特别规定处,具有不可返还性。 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综上所述,男方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37.html -
了解详情
谋取财物,后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与典型的抢劫罪中先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排除被害人反抗,后劫取财物有所区别,因而也有学者称之为“事后抢劫”。转化型 成胁才得以逃跑。这个时候,犯罪分子的行为特点已经没有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诈骗罪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抢夺罪的乘人不备的特点,其主观方面已经由上述特点转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445.html -
了解详情
款之规定,于2003年4月11日判决:(一)被告人王其道犯金融凭证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二)被告人毛小庆犯金融 从而似乎自愿交出财物。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盗窃罪与诈骗类罪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客观行为方面,即盗窃罪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取得公私财物,而诈骗类犯罪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02.html -
了解详情
双重客体,因主要行为是骗,故应定信用卡诈骗罪。 (四) 李某的行为应定诈骗罪。虽然借记卡与信用卡都属银行卡,两者区别在于前者不好透支,后者可以透支,且更有 钱款的最终目的,必然要在客观上实施冒用行为,盗窃后冒用的过程是盗窃罪的继续,这本是盗窃行为完整的评价过程。如果让行为人对诈骗行为负罪责,显然减轻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73.html -
了解详情
永远占有,即经财物所有人索要仍据不退还。这是区别于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关键。侵占罪还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本案中,换煤事情一经发现,被告人即自首并 潜入屋内实施盗窃,虽然犯罪分子在盗窃过程中也使用欺骗的手段,同样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诈骗罪。此时,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是财物占有人是否自愿交出财物,是否是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830.html -
了解详情
某、李某、陈某(女)窜至某农贸市场,被告人陈某以寻找从台湾回来的李医师为由与被害人黄某搭话,被告人李某趁机来到两人身边说愿意带她们去找李医师, 处罚。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现分析如下: 诈骗罪和盗窃罪是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两种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犯罪,这两种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客观方面。通常情况下,诈骗罪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9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