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李某在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施实了犯罪行为(放火),并造成了危害的后果(致吴某死某),虽然吴某的死亡有她自身的身体因素,但并不能改变犯罪行为(放火)与危害结果发生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更不会影响到本案的定性。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 [评析] 本案中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898.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因群众及时抢救而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分歧】 对张某的行为如何认定产生了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因为张某的客观上实施了一个放火行为:在主观上,张某明知自己点燃煤气罐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749.html -
了解详情
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与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等分别构成放火罪、决水罪和爆炸罪的过失形态,是因构成危险方法的过失行为危害公共 极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相关法律法规集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115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42.html -
了解详情
教养试行办法》第10条 对下列几种人收容劳动教养:(一)罪行轻微,不够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二)结伙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团伙中,不够刑事处分的; (三)有流氓、卖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教不改,不够刑事处分的; (四)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等扰乱社会治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02.html -
了解详情
,这令人深思的。 【相关法律法规集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 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法修正案(三)修改} {原条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126.html -
了解详情
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被告人秘密窃取城市道路上的窨井盖,这种行为同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一样,一经实施就有可能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二被告人在本案中的犯罪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性相当,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所以,本案不能简单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9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还必须证明起火是由不可抗力、受害人或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从本案情况来看,不可抗力(如雷电击)和受害人的过错是不存在的,应该可以排除,而第三人的过错(故意放火、过失放火)则应由被告王某来予以证明,现王某并无任何证据来证明该火灾的造成系第三人所为,那么依照过错推定原则,则应推定被告王某有过错,并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92.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及相关适用解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实施的,足以危害公共 公共安全,已显属刑法规定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范畴。因为这种危险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害性并无差别,其危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0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及相关适用解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实施的,足以危害公共 公共安全,已显属刑法规定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范畴。因为这种危险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害性并无差别,其危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50.html -
了解详情
投放危险物质为杀人手段的故意杀人罪。二审法院的定性处理是正确的。与其相类似的以爆炸、放火等极其危险的方法来杀人的,要根据其行为的具体时间、地点、周围地貌、环境等 判断该行为的危害后果。若实际侵害或以侵害到不特定多人的安全的,则定为放火罪、爆炸罪;若其行为不危及或不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则定为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