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被告间至今存在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职工受到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被除名,企业 3)、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 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81.html -
了解详情
,该法也并没有任何内容是针对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给予何种处罚。可见非常明确的是,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参与和组建工会是职工的一项法律权利,但不是企业的责任 认识不当,但基于贸易公司以李某、王某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不存在,故原审判决贸易公司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正确。同时经审查,其金额计算并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4726.html -
了解详情
奖惩制度中5.2.1、5.2.8、5.3.1“F、月累计旷工一次者;L、两次符合本制度5.2条处罚者”及5.4.23条“两次符合本制度5.3条处罚行为 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和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024.html -
了解详情
本期嘉宾 上海市汇盛律师事务所 温明律师说法: 企业有权对违规员工依法进行处理 作为企业管理者,用人单位对于违反其规章制度的职工有权依法进行处理,但须掌握充分、 小姐未到午餐时间离岗外出,从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都不构成旷工一天。公司给予陈小姐书面警告处罚的行为依据不足,那么陈小姐也就不构成累计三次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63.html -
了解详情
与被上诉人之间至今存在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职工受到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被除名,企业应当 在家等消息,申请再审人不来上班,按照规定被申请人应该对申请再审人作旷工处理,旷工达到一定时间,就作除名处理,但至今,被申请人没有对申请再审人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269.html -
了解详情
2013年4月23日诉至法院,被告抗辩理由是被告是因为原告旷工才予以辞退,不存在经济补偿金问题,且原告的技术津贴已经全部支付完毕。本案争议焦点为:被告是否 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396.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办理任何请假手续,在单位通知其上班后仍不上班,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作出旷工违纪解除,程序合法,事实清楚,上诉人 就此第一条上诉认为用人单位解除错误显然不能 下,大刘煤矿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同时,何莲 花要求的赔偿金,不同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327.html -
了解详情
五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三个月。职工受到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被除名,企业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且记入本人档案的规定,但被告始终没有正式下文通知原告本人 共和国劳动法》尚未实施,应适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及1994年2月8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旷工及工伤补偿标准》问题的复函。本案二审审结之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表述。 唯一提到“用人单位有权对劳动者罚款”的劳动领域法律规范,应该只有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该《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对 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以及要求按约定支付违约金等措施,并无权采取罚款处罚。 既然用人单位罚款没有法律依据,换言之其并无罚款权。那么,在规章制度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855.html -
了解详情
一、案情背景简介员工长期旷工,这样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企业视其为自动解除劳动合同,因此也就无需作经济上的补偿,这种似是而非的看法,隐藏着较大的 劳动者的违法违规行为,用人单位仍然有权依法予以处罚,包括以此为由与对方解除劳动合同,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具体操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如有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3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