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 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26.html -
了解详情
军代理此案,庭审中,李军律师提出周先生的仲裁请求,已经超过了仲裁申请时效,不应得到支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后于2010年10月28日作出仲裁裁决 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案件承办人:上海李军律师联系方式:02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045.html -
了解详情
张传荣数次到省行、徐州市分行、新沂市支行上访要求中国工商银行新沂支行恢复其劳动关系,省、徐州市分行、新沂市支行一直答应给张传荣重新处理,2001年11 荣经济补偿的标准是否正确。关于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之一:该案的仲裁时效是否超过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7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侵害之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如当事人对一审 将符合一裁两审程序规定的相关证据进行举证,这样可以保证劳动争议案件的正常审理。如对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的情形进行举证时,要注意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544.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在是否超过仲裁时效问题上,应由主张超过时效一方举证证明。但实践中常有仲裁庭或人民法院要求劳动者举证证明自己提起仲裁申请没有超过时效。从处理劳动纠纷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既有民事关系性质,又有类似于行政关系性质。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不能机械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制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601.html -
了解详情
该事项缺乏证据支持。二、被答辩人没有与答辩人签订劳动合同,且答辩人主张并没有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因此双倍工资应当支持。三、被答辩人违法与答辩 主张系被单位辞退,双方对自己的主张均没有证据予以证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485.html -
了解详情
一年的仲裁时效。本案事情发生在2008年5月1日前,故适用“旧法”规定的60日。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 亦未提供证据证明有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其他中断仲裁时效的正当理由。综上,本案超过了60日内提起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玉林某公司抗辩理由成立,本院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508.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为由抗辩,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驳回其诉讼请求。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于 2012年7月7日公开审理后作出仲裁裁决,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了李XXXXXXXX的该项请求 了其权利,且侵权行为已终止。但原告至2012年4月27日才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被告为其缴纳2008年3月之前的社会保险,很明显,此期间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164.html -
了解详情
的申请不予受理应当具有法定事由,一般包括超过申诉时效,或不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或不属于该委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得以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明存在劳动 。 劳动者要求变更参保地、增保险种、纠正费基费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不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对补缴社会保险的期限,如劳动者系在《江苏省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42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案件执法中的疑难问题,促进执法统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与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仲裁处于近期联合召开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北京市三级法院从事劳动 条的规定,适用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案件有两类,一是小额案件,即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3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