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人员规定为贪污罪的主体。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又缩小了 贪污罪的主体范围。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对贪污罪的 监督、管理的公务活动,其不属于在国有企业中从事公 务人员,不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资格,其利用经手公共财物的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据为己有,数额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841.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第384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78.html -
了解详情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 分公司准备基建工程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建议公司董事长将公司工程发包给向其受贿的基建老板。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形成权的便利实施犯罪的案例。李杰 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329.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占有的目的,都侵犯公私财产权利,犯罪手段也有相同之处。但它们也有区别:一是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而盗窃、 因执行职务而产生的主管、经手、管理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主管财物,主要是领导人员在职务上具有对单位财物的购置、调配、流向等的决定权力。经手财物,主要指因执行职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53.html -
了解详情
该指控意见不予采纳。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 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因此,被告人王海云、陈香政的行为构成的是职务侵占罪而不是贪污罪。公诉机关对二被告人犯贪污罪的指控不当,不予支持。 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91.html -
了解详情
: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 职务上的便利建议公司董事长将公司工程发包给向其受贿的基建老板。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形成权的便利实施犯罪的案例。 作者:安福县人民法院 李杰 张保生...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11.html -
了解详情
不科以刑罚,就会放纵犯罪,使人争相效尤,造成不利的社会后果。 反方观点: 李女士不构成职务侵占罪。因房地产公司本质上是家族企业。孙先生是公司总经理 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受到法律制裁。但李女士的父母已经替其退出所侵占企业的财产数额,这一点可以作为对其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法院判决 通州法院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83.html -
了解详情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职务侵占罪对象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本单位财物应当解释为不仅指本单位所有的 解释在法律适用中具有客观必要性。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和立法者预见能力的有限性,许多犯罪现象不可能在固有的法条文字中包揽无遗。从我国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正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36.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一概而论。 首先,从主观方面分析,专业刑事辩护律师认为,被告人郑某某不具有挪用资金的犯罪故意。 在房产公司中,郑某某控制着公司的管理,在房产公司名存实亡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3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不影响对其贪污行为的定性,应该追究甲某的贪污罪的刑事责任。评析意见:贪污是典型的职务犯罪。我国刑法第382条、第383条对贪污罪的概念、犯罪构成、 本人是国家的正式干部,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因此,甲某的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