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一、《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向职工提出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该条文明确规定了由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8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 ,从侧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出发,按照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双方未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罗某只需提供其在矿方从事劳动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12.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因此,对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解除时,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实践中多数认为在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有关部门的 交通费和住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等一般性工伤待遇外,还根据其伤残等级的不同,分别享有以下工伤保险待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01.html -
了解详情
被诉人应当依法为其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第四、被诉人应依法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其 之间的关系,因此,原告作为实际用工单位,是本案适格的诉讼主体,不存在主体资格不适格的问题。 二、被告在原告单位工作期间,每天工作六小时,没有休息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65.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目的和劳动法理论),又由于受到专业知识和系统学习的限制,使得劳动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有关规定,使得很多劳动者在维权时不能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 劳动合同双倍工资问题上依据失误。 本案中,李某以实际发放的月工资标准计算加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是失误,应以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除去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3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根本就不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四、如果被告非要说已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被告由于没有提供其解除或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据此,被告由于没有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8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 ,从侧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出发,按照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双方未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罗某只需提供其在矿方从事劳动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398.html -
了解详情
七条、第五十八条及湖北省劳动厅《关于贯彻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有关问题的意见》第五条、第八条之规定,于2003年6月26日判决如下: 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但同时充分尊重工伤职工个人的选择和意愿。在是保持还是终止劳动关系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26.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始终未收到该文件,且原告1995年收到该文件后,也未向被告要求给付有关费用,直到8年后方要求给付,提出仲裁和起诉,远已超过仲裁和诉讼时效, )243号《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所作解释: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时,企业按照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18.html -
了解详情
不需要劳动仲裁作出认定。 第二,应当肯定被告拖欠80名职工社保金,不需要劳动仲裁作出认定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废、生育、死亡造成劳动能力 号令《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12条合同没有约定的,企业对被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按照其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工龄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