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宽考虑,甚至免除处罚。二是最高法院有关盗窃罪的司法解释中关于盗窃预备的数额规定是不妥当的,它与刑法第二十二的规定不吻合。实际上,这个解释混淆了定罪与刑事责任追究 未遂)。本案中,贺某、韩某、暴某和死者曹某等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并进行了共谋。客观上犯罪嫌疑人贺某、韩某和死者曹某在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595.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具体规定以暴力、 。 为解决此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专门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司法解释第一项即对入户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55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中关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相关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 信息资料。 其次,从主观上来看,犯罪嫌疑人胡某在其供述中一直对其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供认不讳,其主观上并无骗取的故意,而是直截了当地欲将被害人的钱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074.html -
了解详情
利差是正常的经营活动,虽然违反有关电信部门的规定,但是不能构成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身份证,在异地购买手机卡,转手倒卖,从中 ,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因此,宁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确山县法院 孙明放...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104.html -
了解详情
一行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的规定。该条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 上看,《解释》第六条的规定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即从原来的挪用的故意转化为非法占有的贪污的故意。本案中,焦某携带公款潜逃是不具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87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 关系。本案中,被告人张德军的行为既符合法律的规定,也符合社会道义的要求,应认定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关于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33.html -
了解详情
一行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的规定。该条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 上看,《解释》第六条的规定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即从原来的挪用的故意转化为非法占有的贪污的故意。本案中,李某携带公款潜逃是不具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12.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但是对其中纯系个人挥霍(包括部分非法活动如嫖娼)部分如何定罪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挪用公款中的个人挥霍部分为其事实上的占有,应认定为贪污罪;另一种意见则 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即贪污罪的规定笔者注)定罪处罚。这一解释仅解决了挪用公款中携款潜逃的定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58.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王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李某某的遗忘物隐匿在家中,且数额巨大,在公安人员向其询问时仍拒绝交出,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构成侵占罪 人合法利益,故辩护人关于本案不能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辩护理由,不予采纳。某区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于1998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60.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物,属于违法所得,根据《刑法》第64条的规定应当予以没收上缴,但实践中情形比较复杂,如何处理涉案财物的追缴问题,经常困扰办案人员,也令 之外遭受损失。二、收受房产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7)22号]指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1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