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位未及时转移档案造成没有及时办理退休等为由向单位索赔巨额赔偿,未果,向北京市崇文区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支持了其将近10万元的赔偿。某磨具厂不服, 律师继续代理马女士向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法院最终判决双方在2003年至2006年存在劳动关系并认为确认之诉不受时效的限制。案件最终胜诉,马女士很高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73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已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已无需再支付二倍工资。因此,此种情形下的二倍工资最长 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将不受11个月的限制。二、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应自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98.html -
了解详情
:陕西人身损害赔偿网] 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伤职工先需要进行工伤认定,随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通俗地讲,工伤认定是定性 。第二十八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54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是否有仲裁时效? 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些劳动者因为尚在职,暂时没有申请劳动仲裁主张二倍工资,等到离职的时候去申请 辞退不胜任工作的员工了。 2、录用条件应该事先告知劳动者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要想自己的规章制度作为裁判的依据的,应该将规章制度告知劳动者。因此,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9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国务院令117号)规定,当事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书面申请劳动仲裁。 2.《劳动法》规定,自发生劳动争议之 》规定,仲裁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劳动者早就离开了单位,一直未享受到劳动者的相关待遇,其早就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了侵害,如果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250.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当事人双方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前提下,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义务。这是一种非诉法律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50.html -
了解详情
5月23日,王中美不再去淮海公司上班。2010年4月15日,王中美向徐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与被告淮海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 如下: 第一,按照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条之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76.html -
了解详情
伤残补助金等共计人民币60337.86元。我事务所顾问单位对鉴定结果不服,申请再次鉴定。2010年7月23日经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被告伤残等级为九级, 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使我单位赔偿降低近80%。我们灵活地运用法律规定,巧妙地设计诉讼策略,维护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1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必须证明自己有法定事实和证据。在本案中被诉人应当首先证明被诉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合法的;其次,还需要证明申诉人的违反纪律的 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该规定仅仅是针对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并不是说超过一年以外的申诉请求不予裁决或支持,而且该法是在2008年5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65.html -
了解详情
了行政诉讼。 分析: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劳动法》 和结论作出鉴定。当事人对伤亡事故的性质和结论所作出鉴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 张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