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义上说,共同犯罪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共同犯罪的特殊性,表现在各个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的共同这一点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 要求故意的形式与具体内容完全相同。就故意的形式而言,双方均为直接故意、双方均为间接故意以及一方为直接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时,只要是同一犯罪的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152.html -
了解详情
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对当事人财物的损失,而仍然希望这一危害结果的发生。民事欺诈的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民事欺诈的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本案中,蔡某的行为实际上不会必然导致对方当事人财物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503.html -
了解详情
,致其当场死亡,后又与一辆出租车相撞,接着撞毁路边的一段围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 二、分歧意见 对两名被告人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以下五 任何合理的根据使其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只能认定其行为的主观方面为放任的间接故意犯罪。第三种意见混淆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罪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4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犯罪陈述等证据为证,证明上述事实属实。法院认定,被告人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福建省****市人民检察院于200*年**月作出一审判决,宣判后,被告人陈某表示 罪。间接的故意杀人是指被告人涂某约被害人到其家中卖淫,致被害人病发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告人陈某负有救助的义务。其主观上虽然没有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161.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上说,共同犯罪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共同犯罪的特殊性,表现在各个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的共同这一点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 要求故意的形式与具体内容完全相同。就故意的形式而言,双方均为直接故意、双方均为间接故意以及一方为直接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时,只要是同一犯罪的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46.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以后的情况,不构成伪证罪。其辩护人辩称:被告人张燕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没有故意包庇罪犯的行为,不构成伪证罪。 #p#副标题#e# 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 属于交通肇事,而他抛弃被害人的行为就由交通肇事转化成为间接故意杀人。因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赵伟定罪判刑是正确的。被告人张双喜虽然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01.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在间接故意中,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行为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而是行为人在实施追求其他目的或无目的的行为时 作业的职工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却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其主观上是一种间接故意。 其次,甲是危险犯,实施的是一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31.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伤害到谁,都不违背岳某的意愿。因此,对其故意直接指向的侵害对象而言,岳某的行为构成直接故意,而对其他可能伤及到的人而言,岳某并不积极 意愿,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属于典型的间接故意的主观心态。 #p#副标题#e# 4、推被害人李某的那个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81.html -
了解详情
,经鉴定电缆价值5 540元,造成580户电话用户通信信号中断,直接经济损失8 755.5元,间接损失400.18元。当被告人陈小兵、刘菊根将锯断的电缆线 通信信号中断,危害了公共通信安全;在主观方面,三被告人对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持间接故意,并且三被告人的行为虽确犯了盗窃罪名,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82.html -
了解详情
清,证据明显不足。 公诉机关指控靳某故意伤害犯罪的主要证据(抛开尸检和现场勘验笔录以及周口市中级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有:1、直接证据是(1)陈怀东的口供 抢劫导致的。陈怀东事后的说法完全是推卸责任的借口。所以张建华的口供作为间接传闻证据,证言内容是否客观真实,有赖于来源的真实性的查明。 4、前妻王某和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