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事实只需要明确危害行为即可,比如是杀人行为,至于是故意杀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则是需要进一步侦查的事实。再如驾车致人死亡的事实,至于是交通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在所不问。 回到本案。公安机关在侦破黄某贩卖毒品案时,通过黄某的供述及其与陈某的短信记录,已经掌握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516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事实只需要明确危害行为即可,比如是杀人行为,至于是故意杀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则是需要进一步侦查的事实。再如驾车致人死亡的事实,至于是交通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在所不问。回到本案。公安机关在侦破黄某贩卖毒品案时,通过黄某的供述及其与陈某的短信记录,已经掌握了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05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事实只需要明确危害行为即可,比如是杀人行为,至于是故意杀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则是需要进一步侦查的事实。再如驾车致人死亡的事实,至于是交通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在所不问。 回到本案。公安机关在侦破黄某贩卖毒品案时,通过黄某的供述及其与陈某的短信记录,已经掌握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193.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意志方面,都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它们也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即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除具有不希望一面外,还存在如果发生也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这 致人死亡罪。 3. 对被告人定交通肇事罪不符合立法本意。交通肇事致被害人死亡其实也是过失致人死亡的一种,但是在量刑上,却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有较大的差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38.html -
了解详情
罪责,掩盖罪行,便放任或追求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表现出故意犯罪的心理;三是行为人构成的过失犯罪与后产生的故意犯罪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四是在过失向间接 ,笔者认为,由于陈某的行为在主观上不属于由过失向故意转化的情形,其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出于过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619.html -
了解详情
,掩盖罪行,便放任或追求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表现出故意犯罪的心理;三是行为人构成的过失犯罪与后产生的故意犯罪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四是在过失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陈某的行为在主观上不属于由过失向故意转化的情形,其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出于过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67.html -
了解详情
时才算交通事故。第四,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才算交通事故。同时,根据高法2000年11月15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80.html -
了解详情
的,但不成立刑法上的故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往往是轻信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因而仍然是过失。本案中,贺某等人驾驶两辆车在主要交通干线上追赶、拦截王 预备)和交通肇事罪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从一重罪处罚。由于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490.html -
了解详情
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也有类似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 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在本案的交通事故中,由于几个肇事司机的共同过失,致使多车连环相撞,共同造成了受害人死亡的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563.html -
了解详情
而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因大货车司机何某违章驾驶所致,李某在主观上没有任何故意或者过失。我国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在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 不可抗力,故他不承担民事责任。三、从刑事诉讼的角度看,王某、陈某与出租车司机李某均是何某交通肇事案的被害人,他们都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3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