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案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行为人明知 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497.html -
了解详情
与不法侵害人的重大伤亡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三是见义勇为不承担刑事责任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合理限度。 一、见义勇为的判断标准及其法律性质 目前,主流观点 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时,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不应涉及防卫人的认识能力,因为这是解决防卫行为过当时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罪过的问题。根据刑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33.html -
了解详情
生是否因电瓶捕鱼器电击而亡,而这又是决定被告应否应对唐祝生之死承担刑事责任的关键。原告提供的证人证言只能证明死者与两被告发生了矛盾,并未能在法律 涉及的双方当事人是平等主体,双方在各方面都处于较为平等的地位,其提供证据的能力也大体相同。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事证明采用高度盖然性的标准更加符合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16.html -
了解详情
的定性主要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窝藏罪。理由是:二被告人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且被告人韩某是韩甲的保证人。在主观上明知其子韩甲涉嫌犯罪,为 均符合犯罪主体资格,在主观上明知其子韩甲涉嫌犯罪,而且韩甲已被采取取保候审刑事强制措施,在公安机关前来抓捕韩甲时,被告人韩某、刘某向司法机关有意做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14.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的问题。这种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并不意味着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人有权代替无行为能力的被告作出离婚的意思表示,仅意味着他们是为了维护被告的婚姻权、财产权和其他 监护人可为其追究配偶的刑事责任。更有甚者,在配偶起诉离婚后,若其有《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监护人可为无行为能力人提出要求对方进行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14.html -
了解详情
,从犯罪的主体来看,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而且必须都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来看,各共同犯罪人也必须有 的组成部分,它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各共同犯罪人都应对这种结果承担责任。当然,由于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不同,参与实施犯罪的程度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19.html -
了解详情
等人不与之成立共同犯罪关系,亦不构成教唆犯,不是盗窃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陆某等人利用费某照片及失主身份证号,让人 具有综合性和典型性的特点,非常值得探讨。 #p#副标题#e# 首先是教唆犯的问题,教唆对象必需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94.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只能是特殊主体,即持有他人财物的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后者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即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退还或交出的意思,但只要最终退还或交出了非法占有的财物,就不作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对于那些需要侦查的侵占案件中的行为人却只要一表示出非法占有的意思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53.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就是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利用无辨认控制能力的人的身体活动实施犯罪;其二是利用者对被利用者进行强制,使之实施一定的犯罪 有故意的工具和无身份有故意的工具。所谓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且故意实施某一犯罪行为,但在目的犯中缺乏必要目的,或者在身份犯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93.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就是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利用无辨认控制能力的人的身体活动实施犯罪;其二是利用者对被利用者进行强制,使之实施一定的犯罪 有故意的工具和无身份有故意的工具。所谓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且故意实施某一犯罪行为,但在目的犯中缺乏必要目的,或者在身份犯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