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如何理解连续意图?2.犯罪行为连续状态如何认定?3.卞某、王某行为是否构成连续犯?4.连续犯与徐行犯如何区分?三、研讨1.连续意图问题连续意图, 暴露且每次所获赃款太少,进而转为连续进行盗窃犯罪。该案中,行为人就分别构成抢劫罪的连续犯和盗窃罪的连续犯。总之。凡与特定连续意图性质不符的犯罪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56.html -
了解详情
某与解某对被害人倪某进行殴打、威胁,抢得现金40元。对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的整体性上加以考察,即“整体中止论”。故本案中张某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抢劫罪的中止。因为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是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的实质区别,张某不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12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定性的不同。无论何种情形,要找到可供适用的法律规则,都必须借助法官的价值判断。 笔者认为本案中区分盗窃罪与抢劫罪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盗窃罪与抢夺罪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其次、衡量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或构成何种罪应先明确相关罪的构成要件,而不是认为刘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537.html -
了解详情
。 [管析]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将入户抢劫规定为抢劫罪加重处罚的8种情形之一,并对其适用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入户抢劫。但有的学者认为,以抢劫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对第三人实施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不可一概而论,应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结合行为发生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342.html -
了解详情
。 [管析]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将入户抢劫规定为抢劫罪加重处罚的8种情形之一,并对其适用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入户抢劫。但有的学者认为,以抢劫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对第三人实施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不可一概而论,应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结合行为发生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722.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犯罪的关键;行为人心里失衡随意一句赌气话,是否构成犯罪,应结合案件当时的社会背景合理考量。 ■案情 2001年连海明因与妻子离婚,女儿也由 没有一技之长,就在内蒙、江苏等地靠打零工度日。2003年4月因犯抢劫罪被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06年4月刑满释放。2009年8月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04.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被害人董某将100元交付给行为人李某,就表明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李某构成抢劫罪既遂。因为行为人李某已实际占有和控制财物,虽然他最终没有拿走,但其抢劫 李某作出承诺,并在李某停止暴力行为后,立即报警求救。虽然她无法预知其承诺是否能被对方所理采或相信,但我们肯定她期待如此,以便寻求机会选择更好的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028.html -
了解详情
。经评估,该金耳坠价值357元。 【分歧】 本案在审理中,对被告人白某是否构成犯罪中止,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白某只参与抢劫预谋 没有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就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的中止。其行为构成抢劫罪,属犯罪既遂。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我国刑法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138.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被害人董某将100元交付给行为人李某,就表明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李某构成抢劫罪既遂。因为行为人李某已实际占有和控制财物,虽然他最终没有拿走,但其抢劫 李某作出承诺,并在李某停止暴力行为后,立即报警求救。虽然她无法预知其承诺是否能被对方所理采或相信,但我们肯定她期待如此,以便寻求机会选择更好的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386.html -
了解详情
未果后犯意转化,在施以暴力后劫走手机,并撬开抽屉拿走铜钱和户口本,该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入户抢劫”,属“在户抢劫”。【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犯意。试想如果在方家方某当场给付或答应给付二人钱物,二人离开,或许应承担构成抢劫以外的其他责任。事实上因方某无钱,二人才开始施以暴力威胁,故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