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要依法界定行为人的主客观要件,与普通的民事纠纷相区别。依照刑法第196条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要满足 为恶意透支。 二、如果持卡人超过规定的限额或规定的期限透支,经过银行的催收仍不归还,一般可以推定持卡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从而成立恶意透支;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488.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完全按照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来阐述 、 说明的 。 电信诈骗犯 罪的内涵指电信诈骗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通过电话 、 网络和计算机等技术, 环相扣最终骗取受害者财物。 多个电信诈骗犯具 有共同的犯意实施行为构成共同犯罪,但司法实践 中,电信诈骗犯罪过程分工明确 、 细化,这给司法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64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标准,是证明案件事实中待证事项必须达到的要求。在案证据关于被告人叶某樟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合同约定事项及权利义务 。根据证据裁判和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尚不足以充分证实被告人叶某樟的行为齐备了刑法关于合同诈骗罪要求的违法性、有责性构成要件要素,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叶某樟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590.html -
了解详情
,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五、关于转化抢劫的 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方法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410.html -
了解详情
其追债,进而实现了消灭合法债务、非法占有彭桂根合法财产的犯罪目的,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且应认定为犯罪既遂。检察机关关于习海珠等人构成抢劫既遂的 而获得财产性不法利益,或者使他人获取该不法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没有直接规定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财产性利益,也没有单独设立利益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630.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处罚性。本案中,叶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理财软件运营方资金1125.64万元,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符合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因而具备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9234.html -
了解详情
一台苹果6S手机,共计人民币6158元。 [分歧]: 关于本案中李某行为定性,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蒋某提供的 ,冒用用户密码进行网上信用卡支付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应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最后,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6349.html -
了解详情
,供法庭在合议时采纳:一、被告人张某某的行为不符合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依照《刑法》第192条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张某某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基于《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议纪要》(法(2001)8号(以下简称《会议纪要》)中“(三)关于金融诈骗罪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148.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职务便利虚报冒领并非法占有该公共财产的行为,辩护人将冯某某占有的行为单独割裂进行认定的观点有失偏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关于辩护人穆慧发表的冯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013.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ATM机上实施取款行为,如同在未上锁的保险柜内非法拿走的他人财物,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拾卡人确信自己的行为是在持卡人注意之外,取款行为符合盗窃罪 不符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中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本来含义,也与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提示性规定相背离。鉴此,建议两高区别对待拾卡取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7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