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三)主体是一般主体,均为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四)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发生扰乱 时,不但要求犯罪对象应系依法执行公务或履行职责,更主要的要分析犯罪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及所产生的危害后哭,肘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二、三款之妨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02.html -
了解详情
与诈骗罪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犯罪的主体不同。根据新刑法规定,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单位不能构成该罪的主体。而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既可由自然人构成, 李清红夫妇开具的收据的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确认双方之间协议买卖商品房的事实、付款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860.html -
了解详情
公布的《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准确理解和适用该司法解释,笔者认为 到紧急措施费用和消除污染费用是在环境污染行为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因此,应当计算在财产损失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26.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房屋买卖合同,一个是黄某与华丰物资公司于2002年1月签订的,销售方由周某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另一个是周某与朱某于2005年1月签订的关于同一 亦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周某的诈骗犯罪行为。 本案涉及民法、行政法甚至刑法问题,牵扯的法律关系较多,需要在法律适用时抽丝剥茧,细加分析,查明各种法律关系的实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2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未遂必须有三个条件: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通过分析本案,不难得出,本案具备1、2两个 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具备犯罪中止,必须具有以下三要素:1、必须是在犯罪的过程之中停止了犯罪。2、必须是自动地停止了犯罪。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19.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窝藏赃物罪。窝藏赃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提供藏匿赃物的场所。主要特征:1、犯罪的对象是通过犯罪手段取得的公私财物,包括金钱和物品等。2 使用假币的总面额达到起刑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86.html -
了解详情
定原则。该案事实清楚,案情简单,张某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罪行法定原则在此类案件中的适用问题。[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具体 含义。二、“举轻以明重”应成为适用罪刑法定原则的现代刑事司法理念从我国现行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罪状规定来看,立法模式主要表现为“举轻以明重”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85.html -
了解详情
述中捏造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其行为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应追究刑事责任。分析意见: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首先,于某的行为 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在主观上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即明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48.html -
了解详情
即可,不能机械地要求故意伤害行为直接造成的损伤程度必须达到轻伤以上。因为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中,对已经死亡的被害人是无法也不可能再去评定最初(死亡 是什么呢?这就要从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平日关系、犯罪的起因、使用工具的性质、犯罪的动机、打击的部位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判断。本案被告人和被害人平时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59.html -
了解详情
发表的文章与之商榷。 笔者原则上同意苏、金、徐三同志的案件定性,在论证上试再补充如下: 案件定性: 行为人可能构成介绍贿赂罪 (未遂) 和侵占罪(同中间人截留 行为,而绝非行为涉及之物(钱款),及基于物上的各种错综的社会关系。落实到本案,用刑法的眼光观察,可能涉及犯罪的行为有二,一是代为行贿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