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上述规定,应依法认定为入户抢劫。至于被告人采取暴力的地点是否在户内,不影响该情节的认定。 三、是否构成自首和立功 自首和立功是我国刑法设置的激励 ,并非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都构成自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只有其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4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审理终结之后再视情况继续进行。本案是否继续执行,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果构成犯罪,返还财物是否足以弥补当事人的损失。只有刑事案件审理完毕,才能 以下情况时可以恢复执行:一是诈骗嫌疑人经刑事审判被确定无罪的,原民事判决恢复执行;二是诈骗嫌疑人经审判构成犯罪的,返还财产又不足以弥补当事人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09.html -
了解详情
某所开的小卖部购买香烟,蔡某乘老板李某找零钱不备,将老板放在柜台上的手机拿起便跑,李某发现后准备追赶,顾某等人遂上前阻拦李某追赶, 的人身权利方面,应当从犯罪嫌疑人是否有限制、排除被害人抵抗的行为进行把握,如果犯罪嫌疑人虽未使用暴力,但限制了被害人反抗或使被害人无法反抗均可构成抢劫罪,如司法实践中常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11.html -
了解详情
人被抓获。 本案中,认为二人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没有异议,而在钱某盗窃数额的认定上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钱某盗窃数额应认定为9000元 过限。所谓实行过限,是指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故意的行为。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行为人是否属于实行过限,应考察共同犯罪中的各行为人实行共同故意犯罪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1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执行。期间林某在亲友的陪同下到法院投案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于林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法院后,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43.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查起诉环节中,针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故意伤害的犯罪事实,应否予以追诉,存在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已过 审判,超过追诉期限或者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以立案,超过追诉期限的,是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适用修订前的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32.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不是为了确定刑事责任而是为了其他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其他机关也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有罪认定。 李富成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中心博士 在民事诉讼中 》和《刑事诉讼法》就不存在冲突了。 关于民事法庭是否有权对被保险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犯罪进行认定,我的意见是可以,因为民事法庭进行有罪认定解决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20.html -
了解详情
。 争议焦点 朱某主动投案,承认吸毒的事实,后经公安机关查证其贩毒的犯罪事实,对该犯罪事实朱某是否构成自首。 正方观点 朱某构成自首,因朱某是主动到公安 的犯罪事实,朱某在本案中存在明显避重就轻的情况,对于判处刑罚更重的贩卖毒品行为予以隐瞒,但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吸毒行为却主动承认,因此不能对其主动承认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851.html -
了解详情
骗的问题上,如果能肯定机器是可以被骗的,那么利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提取现金的行为就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否则就只能按盗窃罪处理。[6]主张ATM等 ,所以也没有牵连关系,缺乏适用牵连犯的基础。此外,目标案例中的2个设例也不能适用吸收犯理论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进行处罚。通说认为,所谓吸收犯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997.html -
了解详情
交由公安机关执行。期间张某在亲友的陪同下到法院投案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分歧] 本案中对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存在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2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734.html -
了解详情